第1340章 端面燃烧
常浩南只是对林成刚开发出的推进剂体系比较感兴趣,所以才趁着滑翔式高超进入研发关键阶段之前的当口过来看看情况,并没有提前考虑过更加贴近应用层面的事情,所以闻言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低头思索了片刻。
一头雾水的他们总算等到了这部分结束,沈芳忠赶紧切入话题,以免林成刚再继续下去:“常院士,我不太懂化学……但是从燃烧动力学的角度上考虑,既然工作流程可以完全控制,那么是不是可以抛弃传统的芯部燃烧模式,直接采用端面燃烧?”
读!@/<。.读
一时间,几个人围绕着那块白板陷入沉默。
常浩南终于揭晓了答案:
显然,明明是自己搞出来的体系,现在却还没有别人更懂,这对于一名技术人员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这属于一类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的反应……”
第1340章 端面燃烧
“等一下等一下……”
面对如此剧变的局面,最先遭不住的反而是林成刚自己:“常院士您先让我缓缓……”
相比于火箭动力学出身的沈芳忠以及空中指挥出身李建强,他作为专门研究火箭动力和固体燃料的技术人员,对于理论化学处在一种“懂一点,但又不完全懂”的叠加状态。
而恰恰就是这种状态,让他既不能像纯外行那样忽略全部中间环节只听结果,也没办法迅速并完全理解电脑上展示出的计算过程。
后者此时也恰好记完笔记,抬起头回答道:“跟常规推进剂不同,电控推进剂的点火依赖电极与药柱之间的接触,又因为需要多次点火,所以电极必须克服药柱燃烧所导致的形貌变化,始终维持和燃烧面的接触……”
如果一开始没看懂,那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自己琢磨明白。
对方作为ctk系列推进剂的设计者,肯定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证燃烧的均匀性,传统固体推进剂都是制作成圆筒型,从柱孔顶部点火之后再由内到外分层燃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毕竟那还涉及到相当复杂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对于一个传统的工程师来说确实稍显复杂。
结果就是,还没等他完全消化前面指出问题的那部分内容,就又听到常浩南说在自己体系的基础上整出来了三种新花样。
没道心破碎就算是心理很强大的了。
好在常浩南也知道自己的进度可能有点快,所以在听到林成刚叫停之后,颇为耐心地等了一会。
“我在设计推进剂体系结构的时候,就考虑过聚乙烯醇的热敏性和水解问题,而且不只是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单独成分试验,也加工成药柱进行过全流程燃烧模拟,但是当时并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