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侥幸虽存怎奈劫难逃(下)
朗昆一看父皇的脸色,明白是自己的表现引起了父皇的多心,于是赶紧跪下,解释道:“父皇,儿臣并不是怪您没有完全采纳儿臣的建议,儿臣实在是因为担心。”
“昆儿来了,”皇上缓缓地从案前起身,走下来,在朗昆面前站定,说:“今天叫你来,是有一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朗昆抬起头,望着父皇。
“蒙古派使节来了,”皇上幽幽地问:“还记得你呈给朕的《退蒙军之吾谏》吗?”
“记得。”朗昆点头,他心里明白,父皇肯定是采纳了他的建议,不然,不会提及的。
果然,皇上说:“我考虑过了,你的提议,是可行的。”
如果此时,我去跟父皇说,陪稚娟去归真寺的时候看中了梨容,请父皇赐婚呢,那父皇是否就会改变主意?
旋即,他又摇了摇头。不行的,非常时期,提婚事显然不合时宜,弄不好,会把好事办成坏事。自己之前一直拖着,不也是顾虑这个吗。朗昆深知父皇的脾气,父皇多疑,总是把事情往复杂了想,自己若在此时提起婚事,父皇必然生气,顶多也就斥责自己几句,但却不会斥责完了就完事,他会深究下去的。能将自己理智冷静的儿子勾得神魂颠倒,不顾时宜提出婚事,这个女子定然是媚功了得,并且居心叵测啊。父皇这样一想,倒霉的就是梨容了,说不定,还会由此加速派梨容去和亲的进程。
左也不是,右也不行,朗昆一筹莫展,想了大半天,只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如何,在和亲之前,千万不能让父皇知道他和梨容的事情,否则,什么都完了。
正想得头疼欲裂,门外忽然传来公公的声音:“殿下,皇上宣您御书房见驾。”
御书房?朗昆一个激灵,又发生了什么事?父皇宣他去御书房,一般都是重要的国事,眼下,除了蒙古进犯,哪里还有什么别的重要的国事?
朗昆没有说话,眼睛望着父皇,头脑里已经转开了。我的提议,那就是和亲,难道真的是派出公主,而不是梨容,他恍惚之中又看到了希望,在袖笼中紧握的双手因为激动也开始有些发抖。
“不过,”皇上眉毛轻轻一扬,淡淡地说:“和亲的公主么,朕打算收个义女——”
仿佛迎头一棒!朗昆的心一下从高处跌落,沉入谷底,脸上也不觉变了颜色。
唉,梨容啊——
“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皇上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儿子不会是因为没有完全采纳他的建议吧,就摆出这样一副难看的脸色来。
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心头冒起,朗昆忐忑起来,该不是和亲的事吧?万一父皇提到梨容,我该怎么回答?我还没想好对策呢——
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把梨容送去和亲!
“六皇子殿下觐见。”公公唱诺。
朗昆勾着头进了御书房,正要行礼,就听见父皇的声音:“免了,坐吧。”
他依言坐下,这才抬眼一打量,御书房里,除了皇上在看奏折,并没有别人。他的思绪一下子放松了起来,看来,父皇这次召见他,只是事先的征询商量,并不是做决定。如果是做决定,就应该还有几位重要的王公大臣在场,定了就可以马上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