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 十八年后的孟红兵!
虽然已经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了,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许多普通民众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能吃上特供的食品诱惑力极大。
我们聊的正热闹,冷不丁团里的刘参谋从卧铺车厢走了进来,见我们一群人说的热火朝天,笑嘻嘻地问:“同志们这么开心,在聊些什么呀?”
我们连忙起来给刘参谋敬礼,刘参谋一张国字脸,四十多岁,戴着一副圆框眼睛,文邹邹的,但是他的来历可不小,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在德国攻读的硕士和博士,是我们工程团学历最高的人,但是为人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对他非常服气。
给刘参谋敬礼完毕之后,三连长小四川早就按耐不住了,用一口四川普通话对着刘参谋问道:“刘参,这次我们到底是做撒子任务嘛?”
我们团有五个营,三个建筑营、一个桥梁营、一个技术营。我在技术营二连,属于刘参谋的直系手下。见他进来了,我连忙站起身来给刘参谋让位置,他摆摆手示意我坐下,然后笑眯眯地看了我们一眼,道:“这次咱们工程团各方面军都汇合了啊,都在正好,我就是来给大家交代一下我们这次的任务的!”
我见这情景,想跑也跑不了,只能舍命陪君子了,陪着战友痛痛快快的喝了一宿。
郁闷的是,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去买车票,早上一大早团里参谋就告诉我我的探亲假取消了,部队有紧急任务,需要马上赶赴吉林某地执行任务。
我这一宿的酒还没回过味儿来,拉着参谋问了半天,才知道我这可能是赶上机密任务了,搞不好是修建核导弹发射井,没三五年见不了家人,当时许多战士都急哭了。
虽然现在已进入了八十年代,但中苏关系依旧很紧张,1987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书记后,因为不满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处处和中国做意识形态斗争。
两国交恶带来的,自然就是战备和防范,东北的国防是重中之重,这其中就有许多工程兵部队在东北修建国防设施,所以我们一听说要紧急掉往东北某地,都以为是要搞战备修建国防设施了。
我们工程团的编制和一般连队不一样,相当于加强连,人数比一般的连队多一些,可是我们平素做的也就是开山钻洞,挖沟架桥什么的,这次调去修国防设施,我们都跟大姑娘上花轿一样,头一遭。大家兴奋的不得了,刘参谋一说,大家全都问了起来。
“啥任务啊?”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嗡一声,想一想也有五六年没回家见过爸妈,这次的相亲再次泡汤。但是部队呆了八年,早就把团里当成我家了,听到命令的一瞬间酒也醒了大半,二话没说,收拾好东西,跟随部队开拔出发。
有点奇怪的是,我们这次走的非常紧急,早上八点集结,八点半集合完毕之后我们就被军卡送到火车站,坐上了铁罐子绿皮火车,开赴吉林省。
我们一群营连干部全都在一截卧铺车厢,所幸无事,就聚在一起聊这次的任务,大家兴致都很高,都说这次很有可能是修建地下战备设施,说不定比xx工程还牛。
当时我们工程兵有句口号“中国国防看东北,东北国防看兴安岭,兴安岭看xx”
所谓的“xx”是兴安岭某国防工程的代号,这个工程是当时工程兵部队里保密程度最高的一个工程,据说要修八年,是一座坚固的地下堡垒。当时我们部队风传修建这个工程的津贴相当高,而且吃的伙食食品都是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