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第236节
而且听说还挺维护乡亲的。
因为这个,村长叶于荣还三申五令的要求村里人不得借叶君书的势欺压他人,若被他发现,除宗除族,赶出叶家村。
他们叶家村好不容易祖坟冒烟出了个官,他们无法提供帮助就算了,更不能去拖后腿。
因为村里的严肃处理,在外面的村民更加低调。
而且还有叶君书当年给启蒙的一群小子,已经有好几个出去当账房小二的了。
江县令看到叶家村的大变化,笑眯眯地赞道,“大人,叶家村真是一日一变啊!下官还记得几年前来叶家村之时的样子,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江县令虽是在恭维,但这话叶君书很受用,他谦虚回道,“全仰仗江大人对村里的关照。”
“哪里哪里,都是大人和村民们的功劳。”
虽然叶家村依旧封闭,没什么外来人口,还是靠天吃饭,但日子却比以前好过多了。
总的来说,从叶君书给村里建了个学堂让孩子免费启蒙开始,村民们似乎突然找到了奋斗目标一样,对赚钱无比积极。
肚子里有文化,走在外面都不一样。
村子里有出息的多了,赚得也多了,慢慢口袋里就有了存款,底气也就更足了,所以精神面貌看着都不一样。
叶君书看到村子往好的发展,心里自然高兴
“那也是大人您治理有方,大人功不可没。”
叶君书即便官职比县令大,也没有以权压人,而是客客气气的,江县令是他老家这边的父母官,自然要交好。
一到农闲,村民们就成群结队的外出去做工。
以前虽然也有,但毕竟没有背景,遇到无良东家,被扣工钱是常有的事。
如今就不一样了,他们出去做临时工,一听是叶家村的,自然就知道在他们这个地儿越来越名声响亮的叶君书。
谁让他是丰城县几十年以来唯一一个金榜题名当官了呢,而且还越做越大的趋势。
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没人会为难那位一个村子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