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屯田成果
“是啊,太守大人的农书,我都记着呢,要当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俺要回去给太守大人立长生牌位,初一十五都要供奉!”
小吏笑开了花,幸有荣焉。
虽然百姓们念叨的是太守,但他作为实际执行者,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满足。
“俺老汉就想问一问,”一个老者一脸期望:“俺们是旁边乡的,什么时候可以种新粟?大家伙都等不及啦!”
孩童们跟在后面,一个个跳着笑着,在田里拾取那些因为不小心掉落的穗子。甚至连一粒粟米都不会放过!
“苦日子要到头了呀!”
不知谁感叹了一声,好多人都热泪汪汪。
“这些粟米收割之后,立刻就能下种。”一个屯田小吏兴致勃勃与身旁围着的百姓解说道:“太守大人改良出来的这种粟米,有极强的适应性。不论冬夏,不论气候,不论水旱,皆可种的!只因环境差异,产量上,可能有所波动罢了。”
“诸位还要记住一点,新粟虽然适应性强,但对地力有很大的要求。即便是重在干旱地带的,也必须要多施肥。否则产量就会急剧减少。”
小吏笑道:“这第一次呀,十六个试点乡,种出来的新粟,都要作为粮种,之后就要普及到整个下邳郡。乡亲们只管回去等着,最多一个月,粮种就会下发!”
“真的!”
百姓们闻言,欢呼雀跃。
“大家伙都知道,正因为其适应性强,任何时候都能播种。每三个月就能收获一次,一年不间断就能收获四次!这是多么惊人!但种植太过频繁,地力就承受不住。也许三两年,咱这土地就一片荒芜,连根草都活不下去。”
“所以呀,太守大人编纂的农书,上面的每一条,大家伙都要牢牢记住。要记得施肥,要记得养地!”
“为了保证我们的土地能孕育肥力,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凭借土地好好生活。所以呀,这新粟的种植,每年只能两季。”
屯田小吏唾沫横飞的解说,人们听的是连连点头。
“若不是太守大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粟呢?我们大家伙,我们子子孙孙,都要感激太守大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