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修加)
三公主正铺开雪宣,手执凤毛笔,沾了沾月墨,开始写:《第二十四回,遵节义帝姬无奈奔塞外,焚古庙困局中得见真神》书接上回……
方帝姬笑了起来,痴痴的看着金母,眼中满是儒慕:“娘,儿死之后,可以去侍奉您么?”她看到这人影有些迟疑的样子,满是失望和歉意的说:“还是儿妄动杀伐”
金母立刻制止她:“你杀的人都该杀。保家卫国从来都不算杀,杀奸臣有功德,上天亦有风雷雨露赏善罚恶。方依土,如果你死了可以随侍我,但你还有孩子,不要求死。”
方帝姬看向庙外,垂着眼眸,有些倦怠:“他和列女传的中所写的帝辛一样,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距谏,辩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只是他外在的德行很好,不储财货珍玩、不蓄良田宅院,不取美婢,不忘旧不慢故,富贵与贫贱不改性情,礼贤下士谦恭谨慎。他一生真伪,天下人都看不透,儿也捉摸不透。娘,儿在人间拼搏了这么多年,受最痛的苦,挨最大的累,享最好的名,嫁才色兼备的人。儿真的厌倦了。”
方落被浸有麻药的布球堵住嘴,可还是发出一声不甘的呜咽。
“这庙是儿修的,为您祈福求超度。儿修了很多庙,供养僧道布施经文,冬施衣夏舍粥。”方帝姬喘息了几声,眼神渐渐散开,金母又给她一道生气让她把话说完,真的很好奇她会说什么。
金母见过太多权倾朝野的权臣、冲冠后宫的后妃、称霸天下的帝王弥留时的心声,可是他们说的都是想要挽回失去的权利、地位,不想死。就算看到了先人或仙人,也只会求寿,地位卑下的人也是一样,只是更舍不得财富和家人而已。
方帝姬只觉得自己要散的这口气又回来了,此时此刻无暇顾自己的死生,趁着娘还在赶快把话说了:“有三件事求娘原谅。第一,方依土这名字实在不吉利,依土就是下葬,儿弃了这名字。第二,方落的事儿娘说准了,再有来生,儿的婚事定由娘做主,娘不愧是镇黄河西北八十一路总瓢把子,看人就是比儿这没见过世面的准。第三,您恨六扇门讨厌官场皇家,儿却是给皇帝打造密探的人,几次戍边,弟弟和丈夫都是高官,这是儿无奈之举”
“我知道。”金母叹了口气,她已经知道了龙吉公主送来的方帝姬一生概况,道:“被朝廷下令剿灭,总兵、府尹联手执行,把诬告叛国投敌的事昭告天下明正典刑。要给这样的母亲洗脱罪名,你只在绿林中兴风作浪是不够的。况且老皇年迈昏庸,太子放逸好色,敌国虎视眈眈,官场里皆是贪官污吏,朝堂上三分天下,你匡扶社稷救世济民,做的很好。”
金母心说:昏君啊!奸臣啊!倒霉皇子!果然是乱世出英豪,在治世时你不会有这样的成就。三个姓方的都很能干,啸傲绿林的方依土,铁面无私的方牛,还有一个善弄权术知人善任的方落,最妙的是这三人都是举贤不避仇、使劲给皇帝推举贤臣、劝谏皇帝弹劾大臣。喜欢推举贤人劝谏皇帝,又不贪财受贿还有能力,真不错,明明你算是盗匪,方落是奸佞,为什么都做了和名臣一样的事呢?是为了得财又得名吧。
“君王任用贤能施行仁道,摒弃人欲而立贤后,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重臣以刑,才使得国家富强。儿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方帝姬有些害羞的说:“娘,如果皇帝一直都这样贤德,可以给他延寿么?”
章华抬起头仰望破庙的房梁,他是看不到金母的,但他听方帝姬所说的话也听出来了,如果不是娘亲眼前出现幻觉,那就是他姥姥在,章华红着眼圈低声道:“方老夫人,如果您真的在这里,保佑您女儿活下来呀!别让她死别让她死。”
金母抿嘴,微微一笑,摇摇头:“这种事得由陛下,由昊天上帝做主,我说的不算。”当然可以呀,有不少百姓给皇帝求寿呢,皇帝就算这辈子不得到太多寿数,下辈子也会福禄双全长命百岁,如果很是贤明,或许还有机会位列仙班,做陛下的臣子呢。
金母拿着龙吉公主送来的长卷,看过了《方依土列传》,开始看三公主整理的长达三十册、每册一百回的三千回长篇人物志。
说是看,其实只要用眼睛一扫,就知道了整本书的内容。刚看完了《绿林五册》,又看了《尊王篇1~3册》,接合自己对当时凡间的情况:方依土实在是太谦虚了!如果没有她数次深入虎穴的搏命支持,当今皇帝继位的时间最起码要推后五年,这五年之中国家必定在蠢太子和奸佞、外戚的通力合作下大乱。真是太谦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