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05节
想了想,宁矩子还是实话实说。
“东胡这个盐湖品质非常好,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都是可遇不可求,想要找到同样的盐湖很难。”
6^
“其实晒盐法用在海边更适合,在海边开大面积的晒盐场,利用潮汐建立纳潮池,省时省力产量还大。”
“如果暮野兄有海岸……”
越想越激动,众人纷纷挤到陶罐近前,小心翼翼地触碰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真漂亮啊这盐粉,晶莹剔透,仿佛大漠上最美丽的宝石!
宁非早在众人欢呼的时候就退到一边,笑着围观庆祝的场面。封恺在他身旁站定,手中还捏着一小把粉色的盐粒。
他放进口中,品了品味道,然后点头。
“真是好盐,完全没有杂味。”
话说到一半,宁锯子就停住了,眉眼弯弯,意味深长。
封大公子唇角微勾。
“雍西关不靠海,但未必不能有海岸。”
“取海不难,难的是要守住几处水道护卫盐场。”
“若非弟可造船……”
他转过头,看向一脸笑意的宁非。
“雍西关可否造出这等精盐?”
听他这么说,宁非微微一怔。
盐自古便是一国重要战略资源。盐造价低廉却不可或缺,可以聚集大量财富,在华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盐都是由朝廷专门经营,严禁民间私造。
他在牛背山的时候,牛婶子会定期去定安城买盐。雍西关的盐价并不便宜,但也不致无法承受,宁非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