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82.1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诸臣当然不愿意谢含英去冒险。尤其,谢含英的确是不错的皇帝,脾气也好,行事颇有君子之风,对待士人也极其的尊重。即便这位圣人还在朝中开始考试取官,收拢了一些寒门之人,但同时,这位圣人也允许世家中那些没有得到荫官的子弟参加,用来得到做官的机会。诸臣对谢含英,还是十分的敬重,不愿意这样早早的就换皇帝。
谢容英在一旁呆了好半晌,亦跪下来,请谢含英收回成命。言道:“圣人身份贵重,如何能上战场?若是圣人愿意,臣弟愿意代替圣人出征。”
四相皆皱眉。
让谢容英代替圣人去安抚百姓,这种事情,谢容英上次做的都仅仅是勉强;现下却又让谢容英去做带兵打仗的事情,哪怕只是挂个名而已,他们也不觉得这个容王能将这件事做的妥当。
当然,如果是换了昭王,昭王十二岁就上了战场,小小年纪就自己为自己立下战功,并获封侯爵,战功赫赫。让昭王代替圣人出征,其结局必然是好的。四相心中也能安心。
质子为皇[重生]
朝堂之上,四相的脸都黑了。
这道旨意,谢含英显然丝毫没有透露给他们。他们也甚么都不知道。
然后就和其他人一样,在今日才终于知道了谢含英的打算。
四相自然立刻就出言阻止。
但是,如今昭地之北,有突厥侵袭,昭地东,有高丽、扶桑联合攻击。之前朝廷又将守护昭地边境的江白和江白的十万精兵带走,昭王如今,只能靠着自己和自己的兵对付那些人,又哪里来的机会来帮圣人出征?
退一步说,就算昭王还能有闲暇,以他藩王的身份,只怕朝中也要好生的闹上一番。
至于容王……四相哪里肯?自是连忙开口劝阻,言道宁远侯江白经验丰富,只要周遭的支援不断,江白迟早能带人将定、显二王打退云云。
谢含英沉默了许久,却是将四相和诸臣的话,全部当做没有听到,只一意孤行道:“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劝。唔,谢相留一下,其余人,退朝。”
诸臣皆被噎了个仰倒,奈何谢含英这一次极其的强势,诸臣想劝却也不能劝,只能都将目光全都看向谢相,指望着谢相能把“一时糊涂”的圣人给劝下来。
“此事不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人身份贵重,如何能上战场?此事万万不可,圣人定要珍重自身才是”
“正是如此。圣人千金之体,如今又未曾留下太子,如何可以行此危险之事?恭请圣人三思,三思。”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诸臣皆在劝说谢含英,根本无人愿意谢含英在这种时候去冒险。毕竟,虽然这几年天灾不断,如今三王和边境蛮夷一同开战,让大庆朝颇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大庆朝因先帝的积累,本就有不少准备,且能打仗的将士,大庆朝也颇有几个。可以说,只要谢含英一直清醒理智的继续做明君,那么,大庆朝大约也只需要几年时间,便能将三王都好好的收拾完。就算不能一次将三王的野心打破,却也能至少收拾得了一个半。到时候,收拾了一个半,剩下的人,哪里还敢有所动作?如此,大庆朝便也可以安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