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更)
这得益于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文坛“大爆炸”,各种小说层出不穷,一片繁荣景象的背景之下设想的。
不过方明华并不看好。
八十年代快过去一半,到了九十年代通俗文学兴起,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纯文学的期刊前途黯淡。
不过这不是他现在考虑的事,现在是如何将这期专号弄到手。
“董主编,我先去和黄社长私下说说听听他的意思。”方明华说出自己的办法。
所以,前一年杂志社必须计划安排好,在年底订杂志的时候就要给读者说明清楚。明年要有一份增刊,价格多少,读者提前决定订不订阅。
否则的话,专刊只能在新华书店里零售,少了很大一部分全年订阅的读者。
方明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慌不忙说道:“董主编,去年不是计划今年增刊一期文学评论及创作理论吗?干脆建议编辑部改成诗歌专号得了。”
“原来你是打这个主意?”董墨笑了起来:“你去问问王愚同意不同意?我估计听你了你这话,会直接把你赶出他的办公室。”
黄社长虽然名义上只是行政领导,不管编辑部的事,但无论怎么说人家单位一把手。
原来小说组组长何鸿钧,这个比较强硬喜欢和他吵架的副主编退休之后,现任的小说组长李天芳是算是后辈,性格也比较温和,根本不可能和他争什么。
而主编张丕祥又是个老好人,马上也面临退休不太爱管事,黄社长的影响力开始渗透到编辑部。
要知道,李天芳、方明华这些副主编可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董墨当然知道方明华心里想什么,笑着说道:
王愚是编辑部另一个副主编,主管文学评论、创作理论这一块。
“王主编不是一直想创办一本《小说评论》杂志吗?将来整个杂志都刊登的是各种小说评论和文学理论,还在乎这一期增刊?”
方明华嘟囔道。
他说的没错。
杂志社确实有这样打算,想在办好《延河》杂志同时,再办一本专门评论各种小说以及创作理论等文学类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