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决裂
“行了,朕知道了。”李治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随即便不再开口。
甘露殿中的气氛渐渐平和宁静下来,摸不准李治究竟有何打算的小成子乖觉的闭上了嘴,不再打扰李治,只用拂尘不时的轻扫着,驱赶着殿内偶然飞入的蚊蝇。
其实长孙无忌所说的正是他所想,然而关键却是该派谁去做这件事情?
如今看来吐蕃境内并不太平,如果要派人出去也不能再派文官,必得以武官为首,可武官大多桀骜不驯,要挑一个沉稳能掌大局的人却并不容易。
“长孙大人,烦你拟旨,着卫国公长孙李子骞领队去往吐蕃,查清使团覆没之事,回来报朕。”李治只略想了片刻便下定了旨意。
李子骞性情温和,虽然只是散骑常侍,但身为李靖的长孙又与虬髯客相伴多时,他的武艺却不容小觑,再加上他为人沉稳干练,这次去往吐蕃查探应是十拿九稳。
长孙无忌从春凳上站起,跪下接了旨意,便自退了下去拟旨。
为高阳带来彻骨痛苦的事在太极宫中李治的眼中却成了彻头彻尾的麻烦!
原本的打算是由刘应玄领头,带上各种书籍、种子,用文化和物资作为友好的敲门砖,将吐蕃这个未开化地方的大门敲开,从而能够让大唐的边境压力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和。
现在这个缓和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却因为使团的覆没而使得朝中舆论更加甚嚣尘上。
几位久已不问世事的老国公和老将军都是一脸忿忿的模样,请了不止一道旨意,声称要出兵吐蕃,将吐蕃赞普同那些所谓流匪一网打尽,那闹哄哄的模样不下于当初先帝方去世时的热闹。
“长孙大人!你也是这么看么?”坐在甘露殿内的书案后,揉着额角颇感头痛的李治将手中的一份奏折“啪”的一声扔在桌上。
甘露殿中又只剩下了李治同小成子两人。
“皇上!”小成子待得长孙无忌出了殿门,方有些犹豫的轻唤了一声。
王起昨日来时便向他提过高阳公主府中似乎有些不平静,他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将此事告诉李治,虽说那阵骚动只是盏茶功夫便已恢复平静,但他总有种不安的感觉,象是要出什么事一般。
“何事?”李治将扔在一边的奏折拾起,继续看着,嘴中不甚在意的问道。
小成子上前两步,凑到李治耳边轻声说了两句,便看到李治的眉头轻轻的蹙了起来。
坐在下首春凳上的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一缕花白长髯随之轻轻摆动:“老臣认为此事尚且有待商榷。”
李治摆了摆手示意长孙无忌继续,自己坐正了身子,接过小成子递上的茶水饮了一口。
“虽然使团是在吐蕃境内覆没,但由于随团之人全都已经殉职,如今也无法得知到底是发生了何事,所能知道的东西全都是吐蕃赞普派了快马送过来的急信,老臣认为出兵尚在其次,关键是应派人往吐蕃境内查明根由。否则,一旦开战,只怕是生灵涂炭。”
长孙无忌一番话说完,随即便陷入了沉默,意见他已经提出来了,做决定就是皇上的事情了,不论事情如何发展,查明真相都是他们现在首要该做的事情。
殿内的檀香悠然的在宽敞的空间中扩散,滴漏中不时的传来一声轻轻的“叮冬”声,李治的面色沉沉的没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