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的主流化与商业化
现在,这种身份认可就不需要了么?
一样是需要的,而且对于网络写手来说,这种愿望还更加的强烈。
虽然这是一个商业社会,但并不是有了点钱就有了一切,你生活在社会中,需要获得社会认可,并且要活的体面一些。
网络写手们,曾经是一个被忽视,被轻贱的群体。他们与主流社会间的隔阂,仿佛有一千万光年那么远。虽然近年来有破冰,但是某些男女仍然是频抛网络垃圾论,而网络写手们面对主流群体,经常的动作是撇嘴角,翻白眼。
要平视网络文学,还要走很远的路。傲慢与偏见,无论对网络,还是对文学,都是一种伤害。
网文的主要制造者是成千上万的写手,所以网文要发展,先要解决写手的问题。
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名与利,这是写手生存的基本需要。
先说名吧,名,就是写手的生活要主流化。
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要受到群体和身份的双重制约。
宅男可以当一时,却不能当一辈子。不管是多么短视的人,都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我能当多久的宅男?
网络写手们的创造,不可能被抹掉,同时,网络写手的生存,也不可能被忽视。
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也不能只看到问题,成绩往往是伴随着问题而来的。尤其是当中国的互联网只有16岁,网络文学只有12岁,比较成熟的VIP模式只有7岁的时候。
要解决写手的名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网络文学的自我壮大,还需要借助一切能帮助我们的力量。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盟友,把别人的善意的帮助拒之门外,孩子般的质气,是要不得的。
真的有人能把妻子,儿女,父母等等这一切社会关系都抛诸脑后,不管不问么?
相信仔细想过的人,都会说:不能。
既然不能,我们就要找出路,让怀揣着网文梦想的写手们能够顺利前行。
把目光投散出去,我们看到与写手比较类似的,是纸媒行业的同行们,也即各种各样的作家。
作家,现在是被人承认的,这是一种职业。在很多年前,如果你是一个作家,那么街坊邻居都会很羡慕:哦,你看谁谁家出了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