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论语雍也(2)
③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④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原文】
6.16 子曰:“不有祝鮀①之佞,而②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②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6.15 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①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②伐:夸耀。
③奔: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