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墨家无圣
可惜,依旧不入品阶,连最低的凡级都不是,唐文治轻叹一口气,将字画折叠起来,放在一边,然后坐下来,闭目沉思。
读书人有七大境界,书仆,书童,书生,文人,文师,文宗,圣人,每个境界差别都很大,很难逾越。
书仆,顾名思义,书的仆人,一般指的是正在读书认字、学文表奏的人,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并没有什么实力,与常人无异。
书童,是书仆的晋级,从仆人升为儿童,是很大的进步,此时,读书人心思活络、才思敏捷,可以明律法、懂文书,进可为官,退可教学,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依旧与常人无异。
书生,读书人的转折点,只有成为书生,读书人才能真正超凡脱俗,拥有非同一般的力量,因为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可以凝聚才气,而才气则相当于武者的真气,但其作用却远远大于真气,这也是读书人的武力稍高于武者的原因。
唐文治身怀圣物,心中难以平静,一路上总觉得有人跟踪自己,别人随意的招呼声,都会被他解读多次,偶尔投过来的一个眼神,也会让他一阵紧张,平日里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硬生生让他走了两个时辰,到家时,已经是大汗淋漓,狼狈不堪。
等他一脚迈进唐府时,才稍稍松了口气,心中却波澜起伏,不禁叹道,“圣人曾云,读书人要处事不惊,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很接近这个境界,可今天遇到事情,才知道我和圣人差距甚远啊!”
“少爷,老爷让你饭后到书房一趟,他有事吩咐。”正当唐文治感慨时,一个小厮跑了过来,低声说道。
“知道了,我晚些时候过去。”唐文治随意打发道,然后便朝自己的院子走去,他现在很狼狈,根本不适合与父亲交谈。
《弟子规》曾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例如,才气通过特定的路线书写出来的字,称之为字符,字符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像“定”字符,可以让人心神安定、专心致志,也可以把人身形定住,无法行动,又或使人举棋不定、疑神疑鬼,总之,不同学派,不同书生写出来的字符,其用处也各有不同。
书生之后便是文人,这个时候,读书人的力量再次加强,可以直接将字符存于脑海,辅助、攻击,随心流转,不过要想晋级文人很难,需要才气化液,这一步卡住绝大多数人。
文人之后便是文师,才气凝聚成文心,威力更胜一筹。
这是与人交谈的基本礼仪,也是对别人的起码尊重,尤其是对长辈,绝对不可忽视。
......
洗漱、更衣、焚香、静坐——如此半个时辰后,唐文治才彻底平静下来,此刻,他感觉自己的心境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能做到波澜不惊,面不改色。
这时,他并没有打开木盒,而是静静地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笔,挥毫泼墨,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副字画便呈现在他面前。
宁静致远,四个字如同一副幽静的山水画,看上一眼就能让人心情平静,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