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过,周海安才不会理会这些东西,即使知道了原因,他大概还会这样嘲笑吧,想到赵晓怡的字,莫名的,周海安就有一种优越感,呵呵,再怎么厉害又如何,写的字竟然连自己这个武夫都比不过,童生到底是怎么考上去的啊,看脸么。
这么想着,周海安就开始翻柜子,想要再看一遍那张记载了酒精方子的薄纸,周海安原本是将这荷包和几本‘小说’放在一起的,但是装东西的盒子是找到了,里面的东西却不见了踪影!!
一问,这几天自己不在的时候,只有母亲和二哥来过自己的院子,母亲不可能那么无聊,除此之外只有二哥,也只有他才会干出这种无聊的事情。
于是,感觉很不爽的周海安就带着一身的怒气朝着哥哥的院子走去了。
“把东西还我!!”
最讨厌那种说话不痛快的,好在胡先生虽然是书生出身,但毕竟在军队里呆过一阵子,所以对于他的果断,周海战还是很欣赏的,对于胡先生对这段“旅程”的描述,他更是很有兴趣!
不过,赵毅?童生?还是个写书的?这么平凡的一个人是怎么引起海安的兴趣的?
周海战好奇了,他好奇的后果就是,没有经过弟弟的允许私自进了他的院子,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那几本让海安脸红心跳的小说并一个不起眼的荷包带走了。
周海安很忙,忙着觐见皇帝陛下,忙着给皇帝陛下汇报工作,忙着和旭升将土炕制作方法上交,忙着和好久不见的伙伴们应酬,忙着……
总之,当周海安终于不忙的时候,他终于有时间开始收拾一下这趟出门的收获了。
“怎么,还真生气啦,几本书而已,不用这么生气吧。”说着还用一种‘你懂的’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弟弟。
其实周海战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弟弟的房间里竟然会有这种书,虽然尺度不大,但自家弟弟自己清楚,从小到大看的都是四书五经,怪不得偶尔见到这样的书就会这个反应,联想到书旁的那个荷包,周海战情不自禁用一种让人发毛的眼神看着周海安:“小子,想不到你出去一趟竟然遇到这种事情啊,那姑娘叫什么?说啊,哥哥的经验多,正好也可以给你参谋参谋么。”
周海安莫名其妙:你说的都是什么鬼,什么姑娘,什么参谋,他怎么听不懂??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
然后,静下心来的周海安,突然就想起了那份酒精的制作方法!!
这方子胡先生早就背熟了,那纸条也没用了,但好歹也是记载过酒精制作方法的东西,所以胡先生一直保存的很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进京之前,周海安却将这份方子,连同那个简陋的荷包给要了过来。
反正对胡先生来说这东西现在的纪念意义远比实际意义大得多,所以,周海安要了,他也就给了,还以为海安拿着东西干嘛呢,没想到竟然不小心听到他在嫌弃这纸上的字迹,胡先生咳嗽了两声,还有些不好意思,说到底,他也算是赵毅的启蒙老师,好多字都是他教给赵毅的,赵毅聪明,学的又快,胡先生本是来很满意的,但就是这个字迹,呵呵。
静下心来之后,周海安突然就想起了那个比自己小很多的赵毅,小小年纪的确是个人才,不能带回来真是可惜了,这么一想,他就想起了赵毅的字,周海安难得想要这样嘲笑一个人,很奇怪,怎么会有人将字写得这么差!
其实从现代小学生的角度看来,赵晓怡写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不过可惜她现在在古代,在古代,那个学字的书生不是从小就开始练习写字的,和他们比,也就怪不得赵晓怡的字迹差了,不过她现在已经很努力的练字了,要是知道周海安的想法,赵晓怡大概会觉得很生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