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至此兵变已经结束,读者有兴趣的话,不妨把整个事件联系起来,再猜一猜,一是接下来尧明该这么办,二是谁是那个幕后主持者。作者有一个笑话,等着送给猜中答案的读者朋友。谢谢大家的支持!)
阴谋的代价
经过协商,尧明向最高法院承诺在一个月后,等全国的局面稳定下来后,再辞去总理的职务。尧明为自己在退位前作一系列人事安排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烽火一直在乐滋滋地看着尧明的演出。在最后关头,就像被人从张开的狼嘴巴里射了一箭那样,支吾了几声含混的狼嚎,就直接晕倒了。
在勃洛姆堡的卫兵撤出后,海德里奇身上缠着绑带,第一时间冲进来与尧明会合。戈林则还在柏林坐镇。虽然兵变的发起者是勃洛姆堡,但在全国各地,希姆莱的势力均在暗中联络,推波助澜,海德里奇一直在暗中打击这些势力。看他满头满脑绷带,一付赴汤蹈火、呕心沥血的形象,自然居功甚伟。
勃洛姆堡走出门,宣布兵谏结束。他当场解散了围在外围的卫队,并接着宣布辞去所有的职务。当尧明走出那间会议室的时候,所有的军人们,都热泪盈眶地欢呼着,高高地举着纳粹礼。“致敬,元首!”的呼喊声弥漫了整个会场。尧明的心情如在大海的波涛中不断翻动的小舟,终于停靠到了陆地上。
然而欢呼声嘎然而止。最高法院的法官们神色中带着一种无奈,冰冷地来到了尧明面前。
“总理先生。”最高法官说道:“根据德国现在的法律,一个具有八分之一犹太血统的人不具备完整的公民权。因此,我们必须免去你的元首称号,你也必须辞去现在的总理职务。”
没有人会想象到,在这个时候,尧明才真正地面临了最致命的一击……
尧明被这突然而至的打击彻底地击晕了。人群陷入一片惊愕中!
尧明老是惦记着勃洛姆堡那句“宋依华小姐还在我们手中”的那句话。想了想,又YY地打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念头。于是便将身体里的荷尔蒙调节起来,弄成快要流鼻血的那种,兴冲冲地往关押宋依华的牢房处奔去。
宋依华早已离去,并留下了一张字条,大意是:
“这,……我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花了几乎毕生的力气,尧明才让这几个字平平稳稳地问了出来。
“你可以选择在离职前提议修改宪法,将你自己的‘人类的平等’加入修正案。如果国会通过修正案的话,这将迫使国家修改歧视犹太人的各种立法。”弗兰克律师面露遗憾之色,说道。
“我们会向国会提议,让你获得在国会作证并为修宪辩护的机会。”法官大人们还说道。
“我与法官大人们都商议清楚了,你还必须宣布废除你自己倡议的元首制度,重新允许大选。”弗兰克说道。
“如果一切顺利,你可以在1937年到1938年间,重新参加大选,竞选德国总统。”弗兰克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