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多尔衮退兵
祖大寿在关外,对清军作了详细了解,将清军的作战特点都告知了吴应熊。
祖大寿在信中说,像越国灭吴国那样,大明至少还要十年到二十年,才有实力跟大清决战,灭掉大清。
这一点,吴应熊也十分认同,他下令明军据守西安,凭借新式火炮守城,并不出城和多尔衮的大军决战。
那天,西安的雪停了,但还是灰蒙蒙的阴天,寒冷的空气在黄土高坡充满一股强烈的压抑之感。
清军在西安城外五里地扎营。此时的西安城下,八旗飘飘,三十万清军黑压压的一片。
宅男的大明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吴应熊发兵围盛京,以歇兵三天时间的条件换回了祖大寿和他的家人。
一方面,吴应熊知道祖大寿在辽东的威望,跟吴家也是亲戚关系;另一方面,明军一路从锦州杀到盛京,士兵已经有一些疲乏,而且粮草和辎重也需要时间送达前线,一箭双雕。
祖大寿回到锦州,和吴三桂见面,老泪纵横。
清军此刻虽然到达了西安城下,但还只有部门围在西门,西安古城很大,想要连同其他三门一起围困,并不容易。
多尔衮骑马视察前线,盯着前方城高河深的西安城,还有城头上的一百门新式火炮,城墙上头时刻保持警惕的明军,对身边的多铎说:“这吴应熊不愧是吴三桂的儿子,西安城恐怕没那么容易攻下来。”
多铎狂傲地说:“哥,你给我十天时间,我一定拿下西安城。”
这次,阿济格也想立大功,上前说道:“摄政王,这次攻打西安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应熊他们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吴三桂跟祖大寿讲起吴应熊在1644年的表现,赞不绝口。
“天赐英才真是上天垂怜我大明百姓不过清军不可小视。”祖大寿感叹道,决定给吴应熊修书一封,快马送到了西安。
此时,吴应熊正率军和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对峙,形势非常严峻。
清军一路从居庸关杀到西安,很多农民军也投降了,此时除了十万满清八旗军,还有二十万汉人武装。
满云龙送来祖大寿的信件,祖大寿的信中,嘱咐吴应熊切勿和清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