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身在苦中方知福
尽管大宋“土著”不认识,但并不妨碍他们往嘴里塞,饿极了什么不能吃?即便告诉他们有毒也无济于事。
饿死与毒死,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火光映照下,杨浩才看清楚,走过来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汉,以及一个年轻女人,带两个幼童。
公公、儿媳、孙子?杨浩揣度着他们的关系。
“来晚哩,没寻到栖身处,借个地烤烤火行不?”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但大灾之后逃难的路上,银钱与食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在饥饿面前,人为食亡不足为奇。
大部分人饿的前胸贴后背,你却在这里大口吃肉,是很容易遭人嫉妒的,保不齐会有人直接动手明抢。
逃难路上,饥饿面前,律法与道德的约束很脆弱。失去了约束,人性最可怕的阴暗面将会暴露无遗。
人已经来了,还能说不行吗?
杨浩一眼扫过去,这个组合看起来武力值不高,人畜无害的样子,似乎没什么威胁。
文明世界的规矩,将会被丛林法则替代。
自己而今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身材单薄,带着两个妇孺,即便还有一条狗,也没有太强的反抗能力。
所以,“食不露白”格外必要,否则塞进自己嘴里之前,灾难会先一步降临。
看到有人走过来的时候,杨浩格外警惕。
羊肉已经吃完了,但还有几颗煮熟的鸟蛋,几包紫菜蛋花,尤其是背包里还有玉米和土豆,那可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