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好时光 > 第七十八章 浑水暗流

第七十八章 浑水暗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御史上疏,出现天灾可能是上天示警,是对朝廷施政不当的警诫。

有了第一份,就有第二份,紧接着接连不断有奏疏呈递,虽然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内容主旨却大同小异。

认为天灾的原因过在朝廷,是某些不恰当的举措引得上天震怒示警。

明眼人一看,立即嗅出了其中的别样意味。

大宋今年朝堂最热火的事情是什么?

民以为食为天,灾荒对封建王朝而言是很危险的事情。

灾荒生饥民,聚而为流民,继而生事起义,轻则酿成叛乱,重则改朝换代。

大宋是个多灾多难的朝代,灾荒不断,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

忻州地震倒也罢了,影响范围比较小,但是淮南蝗灾无疑是个非常严峻的大问题。

江南、淮南是大宋最为重要的两个产粮区,而今淮南闹起了蝗灾,歉收是必然的,有的地方甚至可能绝收。

新政!

那么这些奏疏冲着何人而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刚开始还算温和,只是铺垫,后来便直言不讳,堪称赤果。

有言官直接上疏称“祖宗之法不可变”,范仲淹等人所谓新政,实乃乱成法之举,祸国殃民。

淮南已经出现饥馑,东京以及北方一些仰仗南粮北运的城池,粮食价格都已开始上涨。

大宋朝廷少不得要筹集钱粮的赈灾,平抑物价,稳定局面,安定人心。

灾荒从来不只是灾荒,不是纯粹的赈灾就有解决问题。

在这个蒙昧迷信的年代,出现天灾时总是难免人心惶惶,尤其是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理论深入人心之后,天灾总会与朝堂有所关联。

就在赵祯全心全意准备救灾之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