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青山干柴再燃日
过潼关,入关中。
渭河两岸的村长正在恢复生气,去岁的丰收终于让前年水灾,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站稳脚跟,得以有喘息之机。
虽说已算是初春时节,但春寒料峭,尤其是一路往西北方向,本就是苦寒之地。
旅途艰苦是必然的,不过好在有马车可行,车厢里铺着毡毯,穿上皮毛衣物之后,倒也舒适。
毡毯上铺设有小几,上面备有干果蜜饯,笔墨纸砚,方便一切需求。
如果换作女子乘车,据说还可以配备火炉,甚至是恭桶,吃喝拉撒一应可以在车上解决。
如果不是车轮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一路倒也舒坦。
大黄来了!
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直到出了东京数十里,已经不方便将它送回去,老伙计才发出吠叫。
天寒地冻,路旁还有积雪尚未融化,大黄跑在外面,想必很冷。
杨浩立即将老伙计抱上马车,抚摸狗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为了怕亲友担心,他拒绝让人相送,哪曾想大黄不仅来送,而且要与自己相伴西行。
从东京一路向西,杨浩算是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作——车马劳顿。
过了洛阳,抵达陕州,昔日这里大量安置灾民的棚户都已经不见。
至于灾民,大都被纳入厢军,成为一群没有多少战力,只求全家一口饭的累赘群体。
有造反的流民,没有造反的士兵,这是大宋一贯的态度。
以募兵抵消流民之害倒也并非不可行,但前提是灾祸少一些,但大宋……
也好!
虽说强行将它送回东京也并非不能,但杨浩想了想,还是不要辜负大黄狗的一片忠心诚意。
一路西行,有狗相伴。
就如同当初从渭河里爬上来,一起面对这个陌生世界,一路东向潼关一样。
一人一狗,再度相伴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