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江南水患解决!胡惟庸终于可以辞官了
他要不了这么大的名声!
水泥来得快,那修缮的就快!
压根不用考虑其他的。
这种在眼皮子底下眼睁睁的看着新城墙、新房舍拔地而起、修缮一新的触动,可比什么嘴上说说要更让人信服。
而且,用水泥建造的房屋,在坚固度上,那是远超原本的木制房屋的。
因此,无数百姓都在赞叹这个混凝土是神迹。
无数当地百姓看着这等情形,简直跟看到了神迹一般。
而水泥运用的地方,可不仅仅是堤坝修建啊。
这不,在修建堤坝的同时,遭了水患的各地,在城墙以及房屋的修缮方面,水泥更是大放光彩。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会思考的能工巧匠。
他们固然不懂生产水泥所需要的各种流程,也不懂水泥里面所包含的各种知识。
同时,对朱元璋这个洪武皇帝、对大明,那叫一个满意啊!
其实吧,这里边还有胡大老爷的一个小安排呢。
原本,无论是土豆还是这水泥,都是胡大老爷弄出来的。
可他提前就跟朱元璋说好了,这事儿,功劳必须给他算。
可对外,不能说是他弄出来的。
但这不妨碍他们在使用方面的经验突飞猛进。
从水泥搅拌到抹腻子,一个个精通级泥瓦工,压根没用多长时间便培训出来了。
这些人直接就被调配到了各地,作为大匠,现场指挥当地的工匠干活。
而有了这些大匠在,那些遭了灾的城市,那修缮速度那叫一个快啊。
基本上修缮的进度就看水泥到位的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