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地墓厅里的蛇
黑皮旦想了想,还是有点不相信,“可那个大洞是垂直的,这些蛇又不是蜥蜴,它们能沿着洞壁往上攀缘吗?”
“哈哈,这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蛇不是沿着洞壁缘上去,而是绕着中间的柱子往上攀,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每隔一米就会有一点凹槽,就是给蛇作攀缘用的,而到了盖子底下,离洞口的边半径有半边,蛇不能跳跃,它们只能缘到泥盖下面的横梁上,横向过去,再从一米的高处落下来,掉在草地上。”
“要是这样想来,我们好像不必要跑下来,就在外面等好了,它们自己会启开泥盖上来的,到时蛇王出来,咱们把它擒住,挤出她嘴里的宝珠就行了嘛。”
我笑起来,夸他想得出来,但这一招不实用,因为这些蛇到底什么时候出去捕食,我们不掌握它们的时间表,万一要半个月一次,而恰恰我们来到这里进它们正好捕过食,要再过半个月了,我们能半个月以后再来吗,万一来的那天正好昨天它们出来过,不是又要等半个月了吗,不确定它们什么时间出来觅食,是一个难题,我们不能被动地瞎等,只能主动出击。
还有就是根据一般规律,蛇王是肯定不出来的,它要呆在下面守家,饮食都要由下属们提供,这么多蛇子蛇孙还管不了它一张嘴吗,这也是下属们进贡的时候吧。
“什么什么,动物也有仪式,也有文化?”黑皮旦觉得好笑。
我说道:“有动物跟动物合作捕食的例子,就很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海豚可以跟渔民合作捕鱼,它们负责将鱼群赶进鱼网,在人们起网时,难免会将它们也逮住,当然会放了它们,然后给它们一条一条地喂鱼吃,如果渔民没有海豚合作是找不准鱼群的,捕不了那么多鱼,只能是瞎操作,碰运气,而有了海豚这个水下朋友合作,就只要把网布入水中,等着鱼被赶过去了,而海豚如果没有渔民的网,它们捕食鱼儿也相当吃力,而有了网就简单多了,只要在鱼群后面跟,就能将鱼群赶进网里,它们能及时吃到渔民分给它们的鱼,可以悠然吃得饱饱了,一般这样的合作往往是成果六比四分账,人类得六,海豚得四,它们能估计到今天这一网会有多少条鱼被逮,它们每只海豚可以分到多少,很少有算错的。海豚是聪明的,就算不起眼的海鳗和乌贼也会合作捕食其他鱼类呢。”
“所以说,蛇类也有自己的仪式吧?”黑皮旦问。
“那个石台就说明一切了。”
“可这个墓里,是谁给它们造了这样一个石台呢,是不是当年造墓的工匠做的,就知道它们会用得到?”
我们正说着,听到下面传来嘶嘶的声音。
“蛇来了。”我马上听出来。
“对,当年做墓的主家决定要在里面放蛇,用来保护墓,但深知这么多蛇必须要有个蛇王来统治一切,造这个石台就为了让蛇王接受众蛇朝拜的,它盘踞石台之上就像人间的老大站在高处对群众讲话,意思是一样的,有它在石台上视察部属,号令三军,下面的小蛇都心里安稳,这是一种族群的向心力,有利于所有的个体很好地生存。”
这时黑皮旦想起那个小洞洞,他问我,那个小洞是机关按钮吗,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我解释:“其实很简单,这么多蛇呆在墓室里,总是要吃食的,但里面哪来的食物,它们还是必须外出觅食,那么怎么出去呢,那个小洞就是它们出入的口子。”
“那么小的口,大蛇出不来也进不去吧?”
“所以当年造墓的设计师是挺牛的,他知道这个道理,就在里面设置了一根横杆,用来当机关的按钮,小蛇可以沿小洞出入,稍大点的蛇游到这里会被横杆卡住,它们只要一用力横杆被带动,启动机关,就会把泥盖子顶上去,这样不论大小的蛇都可以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