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窗烛·对子
唐清哲那时猜出来了折中的字谜,却完全未记起自己少时写过的上联。他满腹疑窦,问那宦官是何人相邀,奈何宦官却并未回答。
若是寻常
,唐清哲约莫不会应下这般莫名其妙的邀约,然而彼时他四处寻人求助,只为阻止圣上往海上去寻仙山,是以他不免沉思,会不会是哪一位贵人,愿意出手相帮。
更何况这折子还是个宦官递来的,恐与宫中人有些关联。
是以哪怕只不过存在一种可能、只有一线希望,他也还是接受了邀请,带着傅枭来到了福兴寺,来到了这个院子前。
唐清哲被一位僧人引着,一路向着寺内深处而去。
这条路可以通往寺内一个院子,那院中除了几块巨石,便只有一棵硕大的千年银杏,乃是寺中一景,尤其是秋天。
只可惜如今是寒冬腊月。
僧人最后确实带着他在那院子前停下了,高大的树冠在墙外也能瞧得一清二楚,唐清哲抬眼一看,叶子早已经落光,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
僧人没有引着他进院子,最后他是一个人入了内。
当时他也是一个人入了院,上前去问贵人是谁,为何相邀。
而彼时她穿的衣裙,就和这一世此时此刻一模一样。
唐清哲在心中叹了口气,走上了前去,未等她转身,便行了一礼:
此刻院中地上洁净无比,一片枯叶也没有留下,整个院中除了唐清哲,便只有一个人,而那人正站在那巨大的银杏之下,背对着唐清哲。
她着了一身澄黄的衣裙,直直立着,袍摆裙摆铺在地上,仿佛刚落下的银杏叶堆,重现着往日的秋景。
唐清哲其实在看到那十六字的一瞬间就已经想起,上辈子也有过这样一日。
那时他被罢官还不足月,查探途中又遇刺杀,心急如焚,时不时就写奏折求请面圣,亦或是去寻人替他谏言、帮他复官。
有一日他又在宫门口碰了壁,等到天色渐晚依旧无果,便也只好打道回府,而就是在那时,一辆马车停在了不远处,上头下来个宦官,给他递上了那个折子,说有贵人邀他在福兴寺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