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文史之师
伽兰罗其人能一路走到现在,他与苏瓷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只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伽兰罗与苏瓷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统御了一个教派,是这片土地之上众人的信仰。这份来自子民的信仰会让他脱去生而为人的许多情绪,这就是阿宁所说的“没什么人性在身上”。
阿宁从他那双金色的瞳眸中看不到多少真心实意的情绪,伽兰罗所行只为王庭自身的利益,如厉帝从前好奇大成一样,伽兰罗也对大渊好奇,但他不会允许他国将商道建到自家门口,因而有了商雍。所以阿宁断定,这两条商道的接轨之处可能还得放到第三国。
渚临谵被阿宁说得有些糊涂,复又问:“伽罗王既然答应让商雍与恒盛接轨,咱们也该安排回去的事了。”
毕竟两国正式接洽才是商道接轨的基本条件,大渊那边还需要一番筹划,新帝上任,朝中多有变动,商行司亦然,而且他们也不知苏瓷对于阿宁为大成建商雍一事会是怎样的态度。
闻此,阿宁将账目合上,道了一句:“快了。”
伽兰罗听此倒是没有渚临谵那般大的反应,反而凝起他那双几分妖色的眼,笑得如同神话中美得令人沉醉的优昙之花,“要我帮你杀么?”
大漠白日里的风仿似刚经过燎原的旷野,带着干涩。伽兰罗这话说得亦真亦假,仿佛被这风一吹就能散,却让旁人闻之心惊。
从来只听伽罗王的怀爱与仁慈,又有月教教义在前,没人会想到大成那个怜悯众生的王,实则内心对生灵毫无敬畏。阿宁也不知伽兰罗内心究竟是否真的觉得将一大国重臣击杀这件事能给他带来些趣味。
“他杀我之时亲自布局,我杀他又岂能假他人之手?”
阿宁还想着让商雍与恒盛接轨,若是让伽兰罗出手,这件事便彻底没指望了。
阿宁的这句话并非凭空而谈。只因文氏派去立国挑战荟山海文辩的门人经过多番辩论,最终止步于第二轮,无缘终辩。文氏的人就连时家的文仆都未胜过。这个结果自然不能令文氏满意,那日,文氏的队伍高调出行,今日却只是拿了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结果回来,文永昌如何满意。
但对于文氏的败北,大渊坊间却没多少嘲笑之声。大渊向来以文史一道渊厚的底蕴为傲,文氏是大渊近代屈指可数的文史大家,文氏的败北无疑是给了大渊文士一个响亮的耳光,虽然也不乏有人高唱文氏的没落,但在文辩一事上,大渊众文人学士的态度倒是大体一致,便是要与那时家后人再辩一场。
渚临谵见他二人说得认真,不由蹙眉。大成这个国度天才地宝众多,再加上他们严格的贡税制度,大成王庭的富有难以估量,但伽兰罗还是大力支持阿宁所做,渚临谵不免担忧,这伽罗王是否还存了别的什么心思?
伽兰罗见阿宁拒绝,便支着头翻了翻阿宁那本私账,这数月支出庞大,难怪她赚钱那么拼命。
此时,宫侍来请,待伽兰罗离开之后,渚临谵方才上前,旁敲侧击地问道:“你觉得伽罗王是怎样一个人?”
阿宁想了想,道:“没什么人性在身上。”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