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光宗耀祖陈慕武
陈慕武对面的尼达姆,继续说着他的高谈阔论:“……,陈,你有没有一个英文名字?”
“很抱歉,我就叫陈慕武,没有其他名字。”
他摇了摇头,心想自己又不进薇薇安遍地走的外企当白领,又不进托尼老师连锁经营的发廊当剃头匠,干嘛给自己找不自在,取个英文名?
老外念不对我的汉语名字,发不准音,那是他们不尊重我,又不是我不尊重他们。
更何况自己中文名字的发音又不难,他要是这都念不对,那还学什么汉学?
贝斯特在一旁继续补充道:“约瑟夫可不是因为你在天文和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才让我介绍他和你认识的。
“事实上,他最近选了几门汉学系的课,也在读中囯的书。他对中囯文化有些感兴趣,又得知我和你相熟,所以才托我向你引荐的。”
虽然近年来,东方已经逐渐没落,但是东方学,在西方却一直以来都是显学。
剑桥大学在十九世纪末也开设了汉学系,其首任汉学教授,正是那个发明了威氏拼音的威妥玛。
虽然起步时间比起法国、德国和沙俄这些离东方比较近的国家要晚上许多,但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学校里小而精的一个学科。
“是这样,我们汉学系的课程上,老师都让我们每个人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我纠结了很长时间,才想出一个不错的英文名字来,能不能请你看看,这个名字合不合适?”
尼达姆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汉字。
春蚓秋蛇,古人创造的成语还真是形象。
陈慕武一边用目光扫向纸条,一边继续听这个人继续说话:“因为我很喜欢《道德经》这本书,所以就用这个作者老子的姓氏李当做自己的中文姓氏,然后再取Joseph这个名字的前两个音进行音译,就得到了……”
除了卢瑟福之外,陈慕武难得看到一个对汉学感兴趣的英国人,于是多嘴问了一句:“哦?尼达姆先生,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我最近在读威妥玛爵士翻译的一本《Lao-tzu:aStudyinChinesePhilosophy(一种中囯哲学的研究)》,对里面的内容很感兴趣,……”
老醋?我还花生呢!
陈慕武又听他讲了半天书里的观点,才听出来眼前这个英国人口中发音类似“老醋”这个人名,其实就是老子。
而他说的这本书,则正是《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