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五性九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五识为显识,先天皆具备,眼观色,喜美丽、厌丑陋,耳听声,喜悦耳、厌刺耳…………。”
“第六识:意识,为第一觉识,不应以喜厌而动,明觉自身,…………”
“第七识:末那识,为第二觉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第三觉识,…………”
“第九识:阿摩罗识,为第四觉识,…………”
“独觉是修人相需达到的境界。”
“菩萨是修众生相需达到的境界。”
“不定是修寿者相需达到的境界。”
“无性是修仙相需达到的境界。”
“…………”
“…………”
五性对应着认知、思想层次。
说是心灵修持境界也不为过,修行诸法皆能通用。
经台下,众僧同样听得如痴如醉。
金山寺多数出家人,并不是上山混一口饭吃的贫民,基本都和千叶一样有着不错的家境。
出家是为了求法,听闻妙法自然竖起耳朵来听,课堂纪律好到不需要维持。
金池长老讲完五性之妙,瞥见众僧或沉醉,或挠头,心中不由浮现一抹得色。
继续开口道:“九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