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带着岩上的人往岩下涌时,大元帅阮大成发现了泡在海水中的齐老爷的尸体。开始,阮大成并没有想到齐老爷已死,以为他是受了磕碰倒在地上了,及至拉起一看,才发现齐老爷断了气。
阮大成鄙夷地骂道:“妈的,还没和官兵交手,先吓死了一个!这般无用的东西如何做得我洪门盟主!”
杜天醒道:“且不要管他了吧!齐老爷不管咋的,也还是随着我等走到了底!我等将来的下场也未见得会比他好!”
大成默然了,随即,他又对身前身后的弟兄交待道:“弟兄们,风潮太大,三和尚的海船无法靠岸了,我等不能在这儿等死。须拼将一条性命,迎着官兵,杀出一条血路,才有生还的希望!众位弟兄中,若有何人侥幸杀出重围,定要记住我洪门千秋大业,记住今日这深仇大恨!”
众弟兄齐应道:“我等生是洪门人,死做洪门鬼,不灭清朝,誓不为人!”
然而,就在他转过身子寻剑的时候,那片跃动的灯火逼近了,一下子冲到了他的身边。他看到无数支火把在他面前呼呼作响地烧,看到火光下一个个凶恶官兵的脸孔,他听到了一阵压倒涛声的喊杀声,眼见着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大刀向他劈过来。
他急忙躲闪,在躲闪之中四处寻他的剑。他不想自刎了,他要杀人,他要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尝尝亲手杀人的滋味!是的,他也能杀人的,他也会杀人的!他注定要被人家杀死,可在被人家杀死之前,他说不准也会砍翻两个,捅倒两个。
他像狗一样,在汪着海水的岩石上爬着,在一个个官兵的腿裆中钻着。他的身体淹没在潮水般的官兵中,他的喘息混杂在官兵们的呐喊声中。
他寻了半天,才在一个官兵的脚上寻到了那把剑。他把它举了起来,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对着身边的一个官兵捅了一剑。那官兵惨叫一声,“扑通”栽倒了。他将滴血的剑拔了出来,又捅倒了冲过来的另一个官兵。
这时,许多、许多的官兵都发现了大英雄齐老爷的存在,都发现了这个真命天子的存在。他们把他围住了,围了一圈。他们手中的刀、枪全伸了过来,在他面前筑成了一个钢铁的圆阵。那圆阵在一点点缩小,最后,终于缩到了他身边,几十把刀剑一齐扎到了他身上、劈到了他身上。他痛极了,他疯狂地滚动着,在滚动之中把周身的鲜血全甩尽了。
大成挥剑吼道:“好!众位随我来,今日里咱们便和这帮满狗拼个鱼死网破吧!”
大成率先跳下望海岩的坡基,置于深及齐腰的海水中,迎着越逼越近的官兵火把去了。杜天醒和百余个弟兄也呐喊着,挥舞着手上的家伙,纷纷跳入海水中,准备和绿营官兵决一死战。
阮大成的最后一个决策是清醒的。当他率着众人爬到了几十丈高的望海岩顶时,他便意识到自己和手下众弟兄正步入绝境。望海岩是孤零零探入海中的一个石坡,只要坡底被官兵一围,他们除了跳海自杀,没有别的退路。发现这一点,他当机立断,驱着众弟兄退下了坡,力图在海岸边和官兵决战,伺机突破重围——尽管突破重围的希望是微乎其微的,可除此一举,别无选择。
阮大成膛着海水,冲在最前面。他有一种预感,觉着自己大限已到,难逃今夜这场刀兵之劫。然而,在近乎绝望的内心里,他还在乞求皇天佛祖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使他能够在有生之年再重建清浦洪门香堂,传继香堂烟火。他不愿因这场不成功的举事而毁了洪门大业!
从道光二年到今天,他走完了一段辉煌的道路。他孤身一人从南洋漂流到清浦,拼着一生积敛的几午两银子,拼着身家性命,建起了洪门香堂,建起了一个埋在地下的可以呼风唤雨的强大世界!现在,当这个世界顺理成章地从地下冒出来的时候,竟然一下子就被满人的官府摧毁了,这实在是太没有道理了。他想搞明白,这场完全可以成功、完全应该成功的起事,为何竟失败了?为何竟败得这么快、败得这么惨!除了齐老爷和杜天醒不打洪门旗号的失误,究竟还有其它什么原因?就是打了洪门旗号,起事便会成功吗?遍布津口的近四千洪姓弟兄,为何撤出津口时只剩下了百余个?那三千九百多姓洪的王八蛋都猫到哪儿去了?被发动起来的饥民百姓不明底细,那三千九百多洪姓人等难道也不明根底吗?他们既愿置身洪门,为何又不愿为洪门大业拼死一搏呢?昔日三户尚可亡秦,今日何以四千多反清复明的义士就不能亡清呢?四千多人啊,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乾隆末年林爽文林大盟主台湾举事时,也没有这么雄厚的实力。可林大盟主竟闹得一片红火,不但占了台湾而且还在势头高涨时率众强攻福建。当然,林大盟主最终也失败了,可林大盟主闹出的那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却让大清王朝震惊了几十年!
他挣不动了。
他瘫在地上,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就这么安详地躺着,让身上残存的血流尽。他相信,多少年前算破天给他算的命今日应验了,他既然未能贵及天子,那么,死在乱刀之下,是自然而又合理的。
他惨叫一声:“苍天!”
齐老爷死得极为悲壮。
一个英明的王朝因齐老爷的死而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