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以光速飞行(二)
张廖上台讲的是自己穿越的故事,当然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讲完后,他向台下的听众问道:“你们相信有这种人吗?相信的请举手。”台下下传来哄笑,显然大家都不相信这像神话传说的事情。
张廖很失望,不过有一个声音打破这种氛围。“我相信。”张廖抬起头,看到一个女孩站了起来。好美啊!张廖的心弦被动了拨动了下,“我也相信会有人有这种超能力。”她显然支持张廖的看法。张廖看着她欣慰地笑了。
会后,她们聊了起来。才知道她叫柳芳,英语系的新生。
夏末的夜晚凉风习习,经过了一天的酷热天气,晚风吹拂的夜显得格外美丽和安详。张廖与柳芳漫步在月色下的校园里。
“你知道吗?”张廖的一句问让一直低着头走路的柳芳抬起了头,很有兴趣的看着他。
第二章
时间似乎很快,好像只了解到了这个世界一个大概的感觉。张廖已经年满十八岁了,俨然一个成年人了。他似乎对家乡泗淼情深难舍,在大学的志愿里,他选择了泗淼大学为第一志愿,泗淼大学是全国久负盛名的大学,拥有自主招生资格,对本地学生报考自是格外照顾,张廖终于如愿,成为了泗淼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大一新生的报道的时候也是各个协会招募成员的最忙碌的时候。接自己的学长口若悬河讲了半天,张廖终于搞清楚了这位仁兄的意思——加入UFO研究协会。张廖笑了,我也算是不明飞行物吧,爽快答应了。
泗淼大学虽然离自己的家很近,但是学校仍要求要住校,这就是规定。就说是要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几乎全国所有的大学都一样即使学生搬出去住,也要交住宿费。许多同学因为考研需要搬出寝室,但是仍要足额缴纳住宿费,即使那里已经几乎与他没有了关系。
大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由加强了对班干部和学生会还有一些协会重视,培养出来的大多流于表面功夫的“人才”。他们善于玩嘴上功夫,善于将一句话弄成一篇讲演稿还绰绰有余。一个人经过大学的社会适应力培养之后,大多成了满嘴假话的善于喝酒的“栋梁”。每到期末,校园里总能看到喝的醉醺醺被几个人搀扶的学生,草地上也时常是呕吐物。我们在咒骂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可知道大学正在输送一批批适应这样灰色空气的人呢!
“据说,月球的表面的密度远大于通通过万有引力计算的质量除以其体积所得到的值。”张廖饶有兴趣地说。
“那时为什么呢?”
“据猜测,月球是空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疑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有大量的干净纯洁活水,冲击下来还怕污水不被冲个尸骨无存吗?如果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一批批都是有改革精神的有远大理想的青年,那么这社会的污水至少会越来越淡的。比如,一个单位,一个公司这样的青年多了,那些有灰色主意的群体就会处于劣势,会有所收敛,久而久之这个小社会的污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由这些干净的活水来充实。大的社会长此以往也就会变得“清如许”了。
大学的生活开始的第二个周末张廖的手机接到一条参加UFO研究协会活动的短信通知。到了协会通知的教室才发现寥寥数人,大学里参加协会功利性很明确的,像UFO研究、书法等等这样的不食烟火的协会基本是无人问津,而那些那些有明显功用的协会则是门庭若市如艺术表演、交友协会等。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的心灵活多了,然而中心明确了一个字——钱。所谓的求自身有很全面的发展,就是每一种赚钱的本领都要学。这真的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总感觉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成了一个空壳。精神里如果有东西都是自私自利。所以,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社会压力大不是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心态的问题,逐利的愿望落空。
一个学长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参加该协会的好处,最后他老人家终于提及这次开会的重点——交会费$壹佰圆整。交完钱,大会胜利闭幕。
大学毕竟还是有她的魅力的地方的,虽然中国的大学屡屡被国人所诟病。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相对于小学、初中、高中而言。没有太多的守则规定,上课的时间是不算都得,相对以前的全日制+晚自习+几乎零双休日得作息时间,偶尔还可以翘翘课。有时候同学间的问候会是:今天你翘了吗?
UFO协会还是很靠谱的,开办了好几次学习交流活动,不像台球协会因为没有训练场地,只是象征性的开了几次会就圆满了。UFO协会买了很多关于UFO的书和影像资料供会员学习交流。并邀请过一个据说是UFO研究专家做了一次讲座。当然更多的是让会员上台讲自己所了解的关于UFO的知识。毕竟这种方法最省钱,也最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