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这个要求太困难,她不像他自律,说谎对她而言像是扒饭一样容易,一时之间她根本改不过来。
她第一次觉得说谎是件痛苦的事,就是骗他。
尤其当他眼神里透着对她的不谅解;当他用淡淡口吻,说着绝情话语;当他转身离去;当他视若无睹,她觉得好懊悔,好气自己。
看着她诉说往事的神情,公孙谦不由得想像起一个粉娃儿,抹脏了福泰小脸,佯装成孤儿,用软嫩的嗓在泣诉家中无银两为亲人下葬,然后会有好些个大人将碎银或铜板塞进她的掌心,同情她的命运,并且软言安慰她,直到人潮散去,滑过两行水痕的肮脏小脸慢慢绽开慧黠笑容,握紧双掌里的收获,回去向爹讨赏……
那是她的成长经历,若他也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说不定他的谎言会说得比她更麻利、更顺口,他无权指责她——
咦!他竟然在帮她辩解,把说谎行为合理化?
“抱歉毁你闺誉,在那当下,我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公孙谦抬眸凝视她。
他来找她之前,不断问着自己,这样做对吗?这样做好吗?可是这样的疑问来得太迟,他应该要在开口欺骗严尽欢之前就思索它,当铺典当并非儿戏,不能说当就当,耍赖不当就不当,当铺是讲利益之地,不行善,不积德,只问有没有利头可赚,李梅秀胆敢走进当铺里骗财,自然自己要想好后果,她典当清白,期限到了,无钱赎回,当铺按照惯例,处置流当品。
可是,他又该死的心软了。
理智明明就告诉自己,他要无视她,偏偏对於她的一举一动,他又看得仔仔细细,完全无法不去注意。
“你不要这样说,我很谢谢你帮忙我,我……才很抱歉让你说了谎。”李梅秀觉得闺誉被毁的人,是他。他不仅因为她,将自己儒雅形象破坏光光,成为以特权欺负姑娘的劣徒,还因为她,做出他最嫌恶又不齿的撤谎行径。
这……太违背他人生向来谨守的道德轮理——无论好谎言坏谎言,谎话就谎言,永远也不会变成真实。
“那是童时无知,现在你已经是个大人,要知道欺骗别人是要不得的坏事。这一回你应该有得到教训,希望你日后别再以谎言诈骗,获取不义之财。”公孙谦想将她这头迷途小羊羔道回正道。
“……我答应,以后绝不骗你。”但其他人,她无法拍胸脯保证。
“不单单是我,你不能欺骗任何一个人。”公孙谦不满意她的回答。虽然,听见她的允诺,他有些小欣慰,然而……他不确定她那句话,是真,是假?
他可以再相信她一次吗?
公孙谦沉默一会儿,目光没从她饱含歉意的脸蛋上挪开,她卸去胭脂水粉,容貌稚气许多许多,分明就是个年轻小姑娘,应该要活泼天真,应该要无忧无虑,她却靠骗术为生,是怎样的环境造就出这般的她?
“说谎是件相当痛苦之事,你为什么还要用它来诈骗金钱?”他平生第一次为她破例,罗织谎言欺骗严尽欢。他厌恶谎话,那些虚伪字句从嘴里说出,罪恶感却在胃里翻腾,教人反胃作呕,他无法理解,她为何能脸不红气不喘地把说谎当成喝杯茶水一样轻松容易。
“我从小就跟着爹四处行骗。我打三岁开始就会拿泥巴抹脏死扮小乞儿,可怜兮兮地坐在街角,假哭地说我爹过世,家里没钱葬他,骗取过路人的好心施舍。我不知道那样是对是错,但我知道我拿回钱后,爹会很开心地拍拍我的头,再牵着我去面摊吃一大碗热乎乎加不起的汤面。”那是她最最快乐的时光,年纪小小的她,无法分辩善恶,就像一张白纸,被涂上墨就变成黑的,被染上茜草汁就变成红的。她爹也是满嘴谎言,还被邻居取了个“白贼李”的调侃绰号,他从不以为意,他告诉她,上自帝王,下至父母官,哪一个不是诈骗百姓民脂民膏,他们骗的更多更吓人,他不过是撤些无伤大雅的小谎。她听信爹的说法,认为爹说的好有道理。
骗财不骗色,骗人不骗鬼,坏人骗多多,善人骗少少,骗完心感激。
这是爹的座右铭,也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