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杨看到水獭皮,说:“唐教授,水獭是很难打到的,没想到你竟然打了好几个。还有这么多的狐皮,这可都是很值钱的东西。”
上午志远到湖边,坐在自己做的简易木长凳上钓鱼。太阳高高升起,雾已散尽。经常云雾缭绕的仙子岭,也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萌动的春意显露无遗。鸟儿们组成的无数合唱队,在山林中各显才华,歌唱春天的来临。暖洋洋的春风在碧绿的湖面荡起涟漪,雪白的水鸥轻声鸣叫着上下飞舞。有时水面如镜,蓝天白云、飞鸟、高山、岸边和山坡云霞般的花树倒影清晰可鉴。志远陶醉在这旖旎的山水春光之中了。
志远依照老杨的叮嘱,把种植土豆、玉米、谷子、糜子、芝麻的地都犁了一遍,然后开始给油菜除草、种植土豆。接下来又整理菜园,为种植生姜、南瓜、四季豆、辣椒、黄瓜等蔬菜做准备。
满目翠绿山花竞放,仙子岭高处的积雪也消散了。春分的这一天,是和老杨约定见面的日子。这次两人几乎是同时到了,远远看到对方,都高兴得哈哈大笑。
志远说:“杨叔您好!年过得好吧?”
“好,过得好!”老杨大声说,“我亲家和老徐前些天来看我,让我带话问候你,给你带了几双他们家里人纳的鞋垫。你一个人在那边,没有心急吧?”
第0章
“唐教授,再见!”老杨走几步举目一望,只见飘落的雪花,让远处的景物看起来雾蒙蒙的。“唐教授,抓紧时间翻过岭去,以防雪下大了路滑不好走。对了,我怕你一个人在那边弄不清日期,把家里的旧日历给你拿来了。新日历、过年放的炮仗、蜡烛和酒都在那个篮子里,还有做木工活儿用的胶。记着大年初一祭拜一下山神爷,给献些吃的东西。快走吧,开了春见!”
志远说:“杨叔,春天见!”
老杨想着志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都不能见到别的人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站在那里看着志远走进了林子,才扛起自己的虎叉,叹了一口气转身赶着驴走了。
志远匆匆赶路,到了岭上雪渐渐大了。但幸亏有大树遮挡,落到路上的雪不是太多。下山过了石拱桥回望,满山岭已是白茫茫的了。
“我有书看,还有大黑和小花陪着我,倒也不觉得心急。”
“那就好,我们都担心你一个待不惯。小花一下子长大了,好好喂它,我看以后它会比大花长得还要大。”
“我经常打猎,小花从来都没断过肉,现在能吃也有力气了。打猎时射到狐狸和水獭,不管泥里水里,都是它跑过去给叼回来。”
抬下两副驮筐,给两头驴卸掉鞍子,洗了锅烧上水,两人开始整理带来的东西。
志远带来几罐蜂蜜、臊子肉,还有药材和一些皮子。老杨带给志远的是大米、书、油盐、火柴、煤油、两双高腰帆布胶底鞋、布鞋等东西。
以后的几天,天一直阴着,时不时飘一点儿小雪。天晴后,地面的雪消了,但仙子岭上依然是一片白色。志远每天上午挖药材,下午去对面的山沟,砍伐那些影响核桃树生长的大树。又把这些树劈成木柴,让大黑驮回来垒在水渠边,逐渐垒成了一座座小山。后来天气阴多晴少,雪也越下越大了,很快就成了冰雪的世界。开始还有野猪来附近转悠,毁坏了一些油菜苗。被志远射杀了几头后,野猪们轻易不敢来了。下大雪的时候,志远就在窑洞里看书或做木工活儿。他做好桌椅后,又琢磨着做了一个雪橇。天晴时戴上他放羊时用的雪地墨镜,穿着皮衣皮裤和皮靴,戴上毛皮帽子和皮手套,坐上大黑拉的雪撬观赏雪景和打猎。
在这漫长的冬季,志远读了不少的书,思想上很有收获。经过不断地练习,他已经可以不费力地拉开那把硬弓,能够射得更远更准了。他射了十几只狐狸,还在水边射了几只水獭。他按照老杨告诉的方法,把狐狸皮和水獭皮里面塞满茅草,然后挂起来风干。他有一个计划,要给楚校长夫妻两人,一人做一件狐皮水獭毛领的大衣。
终于冰雪逐渐消融,春天来到了。不再有乘坐雪橇的乐趣,这让志远心中有些难舍那冰雪世界中的生活。一天早晨,山谷里漂浮着轻纱般的白雾。志远忽然注意到,水渠边的几棵李树花已开放。再放眼一望,小河边、湖岸旁、远近山坡上下,一簇簇一片片的李树花竞相吐艳。整个山谷花团锦簇,春光融融。再看得稍远一些,李花如云雾云雾似李花,朦胧迷离花雾难辨。行走在这样的景色里,使人犹如身处仙境一般。
志远不由心中感叹:“雾里赏鲜花,灯下看美人。如此良辰美景,人生能遇几回。这样美妙的春色,只有我一人观赏,真是可惜。”
志远来到养蜂的窑洞,开门进去打开一扇木板窗。闻到花香的蜜蜂们成群结队飞了出来,在朝阳中欢快的嗡嗡歌唱。大红公鸡似乎也被这明媚的春光陶醉了,兴高采烈的不断高声啼叫。它在绿油油的麦田里走来走去,捉到了虫子就咕咕咕的呼唤母鸡来吃。但两个母鸡都进窝去下蛋了,大红公鸡等待了一会儿,只好自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