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刘备的疑虑
于是,黄就的姿态放的很低,他只是刚正不阿,并不是蠢。
一番客气之后,双方关系稍稍进了一步,刘备便拉着刘封入了郡守府。
至堂上后,刘封将这一路所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同刘备报备了一番。尤其是雒中的情况,这也是刘备三人关心的重点。
毕竟对于徐州军来说,扫平颍川黄巾不过是举手之劳,无非是战果大小的区别。可雒中的情况,却并非完全能靠武力解决的。
李傕、郭汜当初如何跋扈,一个绑架皇帝当肉盾,一個绑了三公九卿当肉票。
鲁肃自不必提,在元从微寡,却又进贤如潮的徐州,入府两年的他已经算得上是刘备父子的股肱老臣了。
梁国新任国相,前豫州别驾,梁国本地名士兼大地主的黄就,就成了刘备向刘封介绍的重点。
黄就算是非常典型的士人,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为官清廉,在地方上也多有放粮赈灾,修桥补路,抚慰孤寡的行为,让他在梁国百姓中的声望很高。
按照三互法,黄就其实是不能在梁国担任郡守的,眼下刘备以安抚人心为由,暂时请他担任梁国国相。
快则半年,最多一年,等人心安定下来之后,黄就是肯定要另调他处为官的。
他们麾下的西凉军堪称是这个时代的精锐,不但战斗经验极其丰富,还有大量的骑兵,装备极其奢华,整个东汉一大半的铁甲军械全都让他们给继承了。
可最后呢?
折腾了这么一大圈,天子依旧东归了,成功的从他们的手心里逃出来了。
眼下只是天子还有些立足未稳,一旦天子在雒中站住脚了,下一步必定会是攻灭李傕、郭汜,这两个人看似强势,实则已经是覆灭在即了。
其实刘备父子之所以坚持让黄就担当一任梁国国相,最主要的还是安抚郭贡的心思。
郭贡本人就是豫州的大名士,他担任豫州刺史,这事本身就违反了三互法,所以郭贡并不怎么看重这条法条。
反倒是黄就对此很是重视,刚开始时还推辞了两回。可为了不破坏彼此之间友善的关系,刘备也就破例劝说对方,让黄就委屈一下了。
黄就之前官途最终也就止于上县,如今能够担任一任郡守国相,对于他的仕途也是大有裨益的,以后哪怕调任了,那也是两千石的官职。
黄就对于刘封也是相当好奇,况且对方现在也已经是朝廷中枢册封的杂号将军,而且还加了位比三公,开府的殊荣,论地位,自己可真赶不上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