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刘表所计(加更又来了!)
这里的县邑高达六座,占了整个庐江近半的数量。
但代价就是前期会让刘表的触角得以伸入江北,窥探江东,有可能衍生出不可预估的后续变化。
同时,也会因为刘备的退让,从而降低刘备的威望,使得周围势力会产生轻视刘备的想法,这样会增加受到挑衅,争端,甚至是战争的概率。
第二条路就是先不着急过江了,索性集中兵力,打掉刘勋,把刘表的触手给揍回去。
优点是能够保证扬州的稳定性,竖立刘备的威望。
但缺点是会过早的惊醒周边诸侯,提升他们对刘备威胁度的重视,同时很可能会断绝和刘表的贸易往来,少了一个巨大的粮食进项,甚至还会陷入和对方的纠缠之中,损耗大量的军力和粮食。
失败并不算什么,没有任何人能够一直成功。
况且有些时候失败了,反倒会因祸得福。
如今摆在刘封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是暂时放下庐江,刘勋所得的也只能是南部的半个庐江,六到八座县邑。而刘备军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先定江东。
有着大义名分,刘备军只要一过江,必定能够得到江东各地郡守士族豪强的热烈欢迎。
这两条路决定了接下来刘备集团的大战略,而且各有长短优劣,难以取舍。
因此,这件事刘封是不能独断专行的,必须要和刘备当面面谈,最好还能尽量将陈登、荀攸、鲁肃、刘晔、郭嘉,张昭、张紘等智谋之士召集起来一同商讨。
很快,寿春的消息一路北上,送到了正准备启程南下,前往寿春的刘备手中。
刘备接到文书后大为震惊,立刻请荀攸前来相商。
荀攸看完刘备的书信之后,当即建议刘备立刻飞书关羽,请关羽做好准备之后,按照计划沿着颍水南下,入主蓼县,先控制住庐江北部的县邑。
毕竟孙家在江东口碑可是两极分化的厉害,反对他的力量一直很强大。
如此一来,刘备就能够先行把孙策给按死,获得江东这片战事较少,损失较轻的富庶之地。
这条路的优点是能够先易后难,同时还能保持和刘表的贸易往来,继续输入大量的粮食。
这在江北旱情即将到来的时刻,是非常宝贵的收获。
此外,在战略上将会获得极大的主动,可以先集中精力扫荡江东,在全取了江东之后,又能调转过头对付刘勋,甚至连刘表也一起教训了,反过来进入荆州也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