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的老鼠
“嗯,给你姑姑拿点鸡蛋去。”
……
“小胖哥,你看,那有抽奖的,我好想要最上排的那个!”
“哦哟!小女子眼光真好,来,两块钱一次,摸到大王它就是你的!”
“婆婆,那个东西好好看!”
【问:“您是几岁学会走路的?”】
【我答:“较早的可能10-12个月会走,较晚点的可能到15个月吧。”】
【问:“请准确点!”】
【我答:“那您能先告诉我您是几个月学会走路的吗?”】
【问:……】
“骗钱的,坐好,趴着点!”
……
“婆!老鼠,有老鼠!哪儿!”
“坐好!快坐好嘞!别摔出来了!”
———————————————
不必说,依我婆的性子,必然回头买了那位婆婆的菜,虽然那并未写入她早先的计划中。
不得不说,记忆真是个靠谱的好伙计。它总不会让我失望——当我想看透一些事物时,它都能很好地帮到我。正如此刻我身前的这面墙;它上下贴满了红色的瓷砖,瓷砖纹纹理理的,让其极为地惹眼。您又哪会知道,这面墙以前接通的那条小巷是怎样地让人又爱又怨;这或许连小巷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哩!您看,它在白天拥有不会让人止步的黑暗;它头顶的一处风机配合着老鼠制造出合格的且花样繁多的高音——老鼠撞动了碎骨头,碎骨头的响声惊动了行人;雨天还能在它临街的入口处见着油花——油花们排着长队极为不舍地摸进下水道里。但!无论它是如何的不堪,它仍是一条懂人心的好路子——我想没人会放过溜进眼里这条捷径吧——如果那人想要更轻松地拎走一块肉商口中的好五花肉。
……
“婆婆,是去姑姑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