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
三个人听罢面面相觑,陆续站了起来,迎到账外。何福忙道:“叫人放内臣进辕门。”说罢又往外走去。
十月以来,北军先后在淝河、睢水小河、齐眉山连续大战,没有一次讨到了便宜,最近的齐眉山大战可以说是战败了,只不过幸好主力跑得快。这段时间,北军陈文、王真、李斌等数名大将战陨,将士伤亡数以万计!
他们很快见到了宫中来的人,当前一个是宦官吴忠,徐辉祖认识的人。
今日大帐中一片颓靡,许多人低着头一言不发。已有将领进言:军中将士士气低落,请北渡黄河,退兵保存实力。
吴忠下马过来,止住随行的骑马甲兵,抱拳道:“诸位将军,咱们里面去?”
俺想与你们商议,两天后便率大军渡河,再度寻燕师决战!彼时大战,燕王定会派高煦上来,俺正好亲自试试他成几分气候了。”
因为高阳王一向唯燕王马首是瞻,肯定是早就揣摩清楚了燕王的意思,才如此果断毫不犹豫。难怪谭清时常听将领们说,最忠心燕王的人,还是燕王的次子。
何福忽然低声道:“军中有朝廷细作的,魏国公还是不要常提高阳王。算我多嘴,公勿要介怀。”
燕王的儿子朱高煦一声不吭地站到了右边……谭清见状,明白燕王并不想退兵渡河。
“呵!”徐辉祖笑了一声,摇头道,“没事,没事。”
谭清是个一脸横肉的大汉,与他死去的哥哥谭渊长得十分相像。
“请!吴公公请!”何福道。
睢水前线的北军大营里,谭清正在中军大帐,与诸将一起站在燕王的下面。
燕王终于开口道:“主张渡河(黄河)的人站到左边,不渡河的站到右边!”
徐辉祖又道:“父辈能人无数,到俺们这一辈,却没几个人是俺看得上眼的。当今天下,唯有燕王父子,俺想较量一番!”
这时的黄河不是走山东入海,而是从徐州南下,汇入淮河、然后入海。因此许多人的主张是,先北渡黄河再说!
就在这时,帐篷外忽然有人喊道:“圣旨到!”
如此处境,才让诸将非常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