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
今上登基几个月来,确是干了很多对稳固皇位有益的事……
圣上似乎点了一下头。
加上京师一大帮文臣、国子监学生、生员文人出示证据供词,以及各种文章的舆情;人们基本认为谋君弑父只是藩王造反的借口。或许东宫故吏确实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但并不影响大伙儿的俸禄以及升官加爵,所以并不重要。
金忠又道:“故臣进言,调动大军,在云、贵、川三省对叛军施以泰山压顶之重击,三面大军会战!叛军势单力薄,在朝廷王师雷霆万钧的横扫之下,必是螳螂挡车。叫那些怂恿叛乱的乱臣贼子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些在京的大多数文武,根本不相信汉王说的谋君弑父。弑父这等大逆不道丧心病狂的事,在大明朝完全不容于世、极其罕见。一向有仁厚名声的高炽会干此事?实在难以叫人相信。那么多读圣贤书的东宫党羽,似乎更不可能一起合谋干这种事!
众人等了一会儿,朱高炽从奉天门北边的入口进来,走上了上面的宝座。
陈亨之子陈懋也拜道:“英国公之方略,甚是稳妥。西南三省既贫瘠又崎岖,若以重兵四面把守要害之处,叛军想东出极其艰难……”
武将们看见徐辉祖是有点膈应,但一想到汉王如果进京,他们这些被洪熙帝重用、刚刚加官晋爵的人,肯定要被打回原形,让位给汉王府一系;于是以前的旧怨也似乎变得稀薄了……毕竟真正出身燕王府护卫的武将,活到现在的并不多;所谓“靖难功臣”,其中不少是投降的建文朝武将,或早或迟罢了。
徐辉祖不满地说道:“朝廷坐拥天下兵马,如此会失气势!”
传言徐辉祖很能打,“靖难之役”因为被文弱的建文皇帝猜忌,才没啥战绩可言。
虽然金忠慷慨陈词,但圣上依旧没有马上出声。
大家因为高炽登基为帝,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前的功劳得到了认可,心里都是感激今上的。
上位沉默了许久,整个御门内都安静了下来。此时此刻,雨声再度袭进了庙堂之内,分外清晰。
比如谭忠(其父谭渊战死),因为犯了人命案,降爵为伯,被立刻恢复了崇安侯;带着一大票船投降的水师大将陈瑄,只封了伯,立刻被加封为侯;战功赫赫的泾国公陈亨之子陈懋,被降爵世袭了个伯,很快被升为宁阳侯;以及能征善战却没封爵的柳升,也得到了安远侯的爵位。
“好!”朱高炽的声音忽然发出来了。
“金尚书。”圣上忽然点名对金忠说道,“你是兵部尚书,有何见识?”
此人是武将,却根本不是燕王府一系的人。徐辉祖很受大家关注,毕竟是供奉在城隍庙里神灵的长子!而且他的个子极其高大,魁梧身材超过了奉天门里的所有人。
金忠出列躬身一拜,说道:“圣上,臣以为云南必定空虚,若轻易弃掉战机着实可惜。而贵州城坚固,是一座屯兵重镇,镇远侯顾成多年经营,绝非成都一般鱼龙混杂;只要从湖广及时调兵增援,贵州必难以被旬日攻破……”
不过只有一个人例外,不属于这四种人的任何一方,那便是徐辉祖。
他换了一口气正色道,“魏国公所言亦不无道理,若是战机当前过于保守、官军以多数兵力仍逡巡不敢前,会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咱们真怕了那个叛臣!于王师之军心士气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