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氏接着轻声道:“妾身听说徐辉祖有大才,以前母后也说过,大舅这个人,要他开口很难,不过他的话可以相信。大舅为人耿直有骨气,既然奉了诏,该是真心归顺圣上的罢?”
海涛愣了一下,忙沉声道:“娘娘明鉴,皇爷起先是说去张贵妃那里的。奴婢寻思着,娘娘事先不知道,怕您主动请皇爷来坤宁宫、在那些个小的们跟前丢面子。奴婢心里慌张、才悄悄提醒了您一下。奴婢知错了,可也是一片忠心!”
朱高炽想了一会儿,微微点头道:“至少在俺与高煦之间,大舅不可能是高煦的人。他以前只是不愿跪俺们北平的亲戚,心气儿高,忠诚品行倒肯定没问题。”
“圣上乃天子,你在圣上跟前还是不要耍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张氏轻轻说道。
张氏道:“圣上,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后宫不懂军国大事的,太祖皇帝也严禁后宫干政,您听听就行了,不必当真。圣上主要还得多听听忠臣们怎么说。
朱高炽点头道:“说谁有道理的人都有。俺也在琢磨,明早御门议事,再听听他们的说法,这事儿不能再拖延了,明日就得定下来。”
是了!纪纲是高贤宁的同窗,不过已被连根拔除。高贤宁逃过了受纪纲牵连,奴婢瞧着这回怕是要倒霉了。还有郭铭,迟早一定会被收拾的。”
他吞下一块肥肉,拿起手帕轻轻揩了一下嘴上的油,转头道:“皇后怎么看?”
海涛道:“据奴婢所知,这俩人八竿子打不着。耿通一早就是言官了;高贤宁原来只是山东地方上的土秀才,在朝中一点根基也无,因为写了一篇《周公辅成王论》出了名儿,先帝非得把他弄到朝里当官。
张氏苦笑了一下,“妇道人家,哪懂甚么打打杀杀的事儿?”
海涛果然十分用心地盯着柴火,张氏看了他一眼,走到灶边拿勺子舀汤上面的浮物。排骨明明洗干净了的、但用水一煮就会出现这种脏兮兮的泡沫。
不过有些朝臣主张的事,并不一定是为了国家社稷;只有那些一直维护圣上的忠臣,金忠袁珙还有东宫几个人,所言之事才值得信赖。”
奴婢们道:“是。”
“皇后还是那么识大体。”朱高炽道,“此次决策,着实非同小可,俺不敢轻率。”
张氏的眉头顿时一皱。稍等了一阵,她才开口道:“那个密告郭铭的科官耿通,与高贤宁可有关系?”
她稍作停顿,时间停得很短、但也不显得急切,马上又开口道,“不过圣上贵为天子,一国之君、一家之主,若是连叛贼也许久剿灭不了,就怕天下人对您失去敬畏之心,长此以往有损您的威仪。”
海涛弯腰有点紧张地站了一会儿,又忽然小声道:“对了,今早翰林院侍读高贤宁上奏章,好像是提立大皇子殿下为太子的事。皇爷可生气啦……”
朱高炽的脸顿时微微发红。
“哼。”张氏轻轻发出一个声音,不再对此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