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多助寡助
他接着用玩笑般的口气道:“王斌在前方刚打了胜仗,朕若一纸诏令把他换下来,他不得气出毛病?”
就在这时,一骑从人群中穿梭而来,直奔刘俊的旗帜。义军中的马匹不多,骑马的人多半是斥候。不多时,头上戴着白头巾的骑士便找到了刘俊,下马禀报道:“官军来了。”
堂上的文武都陪笑起来。
结果在意料之中,义军汹汹进攻周围的县城时,青州卫一点动静也没有,官军甚至还未聚拢成营。
朱高煦又道:“再调两个步兵千总队过去,归入王斌麾下,带上火炮等重武器,以便他在山中攻寨更容易。”
太监念完了奏报,淇国公丘福急忙道:“临朐县以西是大山,叛贼必定会遁入山中。定国公追过去,之后怕没那么容易了,说不定还得吃亏。”
不过,如何撤退出现了争执。刘俊觉得此地已远离临朐县的山区,攻城的人群跑不过骑兵,应该尽快抛弃大部,只带心腹干将骑马先走。但白龙等人不同意,毕竟还没打就跑、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朱高煦当然明白丘福的意思,丘福想自己上,而且对王斌这号国公的本事、似乎还有点看不起。
刘俊一面增派人手去北面打探,一面找到白莲教中其它头目商议。白莲教有死士,但大多人都是乌合之众,几个人心里有数;官军兵马来援、大伙儿便要撤退,这主意没甚么问题。
丘福是从靖难之役后便封了国公,后来又一直站在朱高煦这边,资历当然比王斌老。不过瞧用兵打仗的能耐,朱高煦在内心里并不觉得王斌比丘福差,只是口上不愿意轻易评论罢了。
不过大伙儿劫掠了临朐县内外之后,青州府官军一直按兵不动;加上有人建议派人伪装成百姓、专门盯着青州卫的动静。有此形势,刘俊才赞成了继续进军,以便扩大实力。
而青州府在西边。刘俊便又问是甚么地方的官军,斥候却不知道,只说主帅姓王,因为看到了写着“王”字的旗帜。
王斌和丘福一样,都是亲王府护卫出身,以新君嫡系的从龙之功做到武臣顶峰。他们的底子还是差了点,在战略上比不上瞿能盛庸平安这号人。不过朱高煦很了解王斌,王斌在云南打土司、以及“伐罪之役”历场战役之中,表现都算不错;除了偶尔喜欢抗命,王斌主持局部战场没多大毛病,并且善用战术。
白头巾摇头道:“回将军,俺们在北边看到了官军兵马,都是骑兵,人马甚众,只剩二十里路了。”
朱高煦故作轻松的神情,说道:“青州府的白莲教乱匪,不过是乌合之众。京营将士与之作战,赢面极大,打这种仗不用多虑。山东布政使司的问题,主要也并不在战场上。”
刘俊顿露惊讶之色,问道:“从青州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