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群雄逐鹿……
评论区
“毒士贾诩上线。”
“蔡邕虽然是董卓麾下最有名的幕僚,却时常劝谏董卓,没有帮着董卓做任何不好的事,也是一个奇人。”
“蔡邕自创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是书法的一大进步。”
“蔡邕当时正在修《汉史》,但这个身份反倒让他离死更进一步。王允认为他就是下一个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中不敬汉武帝,蔡邕也一定会抹黑汉献帝。”
蔡邕:“我可太冤了。”
司马迁:“王允是吧,记下来了!”
评论区
“革命尚未成功,内部就开始分裂了。”
“吕布提议将董卓积攒的钱财都发放给公卿将校,王允不答应。”
“王允还杀了蔡邕,仅仅因为蔡邕在董卓死后为他叹了一口气。”
蔡邕:“董公若是能听我的谏言,奉公执法,辅佐皇帝,定能成为一代贤相。”
“蔡邕被冤死狱中,天下沸然!”
郑玄叹息道:“蔡伯喈一死,大汉的历史由谁来考定啊!”
刘邦冷冷道:“王允开始骄傲自满了,不听人劝,擅杀人才,还有谁会团聚在他的周围。”
【因为董卓是凉州人,董卓死后,天下风传,王允要将凉州人统统杀光,当地人心惶惶,地方势力拥兵自重,纷纷自立。】
【董卓女婿牛辅也被他的部下所杀,他的部将李催郭汜本想解散军队,归隐田园,但王允步步紧逼之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关键时刻贾诩献上一计,李催郭汜立刻召集旧部,包围长安,整整八日。】
王允:“董卓,国之大贼,险些倾覆汉室,如今上天有幸,诛杀奸贼,你居然为他哀痛,你一定是董卓的死党。”
“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之父,也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
蔡邕看着身边的女儿,神色莫名,能被天幕记下来应当是件好事,但乱世之中,什么样的女子能留下名字,他突然有些脊背发寒。
蔡文姬察觉到父亲的情绪转变,伸出小手安抚的拍了拍,“父亲,一切都还有转机,您不要忧心。”
“董卓非常看重蔡邕的才学,待他非常优厚,官职一日迁,但蔡邕的提议却很少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