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六画生
“古语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以诗成圣?难道这人也想和孔孟相提并论吗!”
“竟有此事?”
他看向李世民,见后者脸上露出若有若无的笑容,顿时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想来,陛下也应该瞧出来了吧……
“范夫子这话就有些重了,房相拿出家中所学,也是抱着教化万民的心思,要朕说,什么你的我的,还不都是圣人留下来的学问,只要是对百姓好的,对国家好的,谁说不是说呢?”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话可不能这么说,那学问……”
听完李世民的话,范仁贤一下子急了。
好在李世民对他信任有加,朝堂上每有大事,都事无巨细地问询于他,极为看重。
这才让房玄龄感动得一塌糊涂,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现在好了,有了这些流传甚广的小册子,可以预见的是,他房家的名声自然会与日俱增。
那时候世人对房家治学的评价,就不是士族可以掌握的了。
“嗯?”
虽说都是圣人留下来的学问,可怎么解读,如何注释才是区分高下的关键。
他们山东士族诗书传家的学问,和寻常百姓私塾里,教书先生教的能一样吗?
然而,还没等范仁贤把话说完,就见范鸿开口道:
“陛下说得亦有道理,若是单单讨论学问,也就罢了,可这册子上却胡言乱语,凭着几首不堪入眼的野诗,就吹捧起一个大唐诗圣,还言之凿凿,天不生此人,诗道万古如长夜……”
说到这句,范鸿看向一旁的李世民以及房玄龄,冷笑道:
想到这里,房玄龄心中不由一惊。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情里面,怎么透着些诡异的味道?
这不就是李世民之前对他说过的,所谓左右舆论的手法吗?
房玄龄看向手中的册子,面露迟疑之色。
难道说,这是魏叔玉那小子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