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先帝在上,不肖子孙刘谌,宁死不降!
还有人说,刘禅投降是为了保全城中的百官。
这样的说法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笑话!
真正忠于蜀汉的臣子,要么在绵竹之战中赴死,要么还在剑阁战场上跟钟会相互牵制。
他刘禅投降所保全的,究竟是谁?
是听到绵竹之战失利,便迫不及待的劝说刘禅投降的世家儒士吗?
那些人,真的有保全的必要吗?
“别说你了,咱觉得除了大宋那些皇帝之外,在这种局面下,没几个人会选择降。”
赵匡胤:“……”
怎么嘲讽还整上一箭双雕了?
你讽刺刘禅也就罢了,就非得带上我大宋吗?
还没等他说话,天幕上的弹幕数量迅速降低。
画面已经来到了绵竹战败,邓艾即将长驱直入之际。
刘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光禄大夫谯周极力主张投降。
刘禅虽有些犹豫,但显然是意动了。
“陛下,蜀、吴乃是盟友,不如投吴,将来或许也可借吴之大军反攻。”
眼见刘禅动摇,其他人连忙提议道。
哪怕是投降也同样是有讲究的。
蜀吴乃盟友的关系,即便投了吴,刘禅也依旧能保持天子之身,将来还有机会能够反攻重回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