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瀛州的教育改革
答曰:田赋之半数、经营税、契税、清污税、修缮税。
商税如何征收?
答曰:从成品货物起始点征收,譬如丝绸,出工场加收17%。棉布,出工场加收13%。砖瓦,出窑加收9%。
商税如此苛重,岂不是商不聊生?
答曰:明列税则,诸县无权巧立名目收税,商户亦不需依赖官员而输出贿金,瀛州工商如何,公可亲自察看。由始而终,这部分税收最终还是会由全体瀛州百姓承担,因工场主定价时便把税费计算在内了。
夜晚归来,袁可立独自坐在馆驿,自斟自饮。
他原以为看懂了瀛州,无非是以商取利,拓展财源。
但今日同瀛王殿下相谈,他又有了新体会,朦朦胧胧,似懂非懂。
这位年不及弱冠的瀛王殿下对朝廷对政事认知之深,便他这样的积年老吏也自愧不如。
老头儿问了许多问题,这位殿下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如何减少官员贪腐索贿?
答曰:高薪养廉、账目分明、会计审核、督谏院监督,律法严惩。未来,议政会亦有对公款出入质询之权,确保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王府财源何来?
答曰:贸易以及关税,自有产业收入。
长史府财源何来?
答曰:关税之六成,田赋之半数,商税之全部。
地方财源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