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9章 也算投资
现在的拆迁费用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什么拆一赔三,一拆就发的时间点不对。
王卫东当天晚上就和方海霞在家,让方海霞帮自己清算一下目前自己的资金。
方海霞到底是最近在学会计,小账算的叮当响,只是花了两个多小时,就把王卫东的身价给算出来了。
除了厂房的不动产之外,王卫东可支配的现金流已经达到了十三万了。
如果不是之前抄底收购了苏苏食品厂的话,现在应该有十七万上下。
方海霞计算完钱后,都愣住了,痴痴地看着王卫东,“卫东,我们现在都有这么多钱了?”
从招商引资大会结束后,宁阜西面开发区的动作就逐渐开始了。
先是不停的有人过来考察,有的是百十人的考察团,少则也有十几二十个。
宁阜开发区的地理位置选的不错,而且县里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也的确很吸引人,所以来这里的商户络绎不绝,光是外地的商户就有十多家,本地的更是有三十多家。
不过王卫东收购的苏苏食品厂原址,作为开发区目前唯一的厂区,也作为了重点的观摩对象。
王卫东也是有点后悔,他怎么就没想到西边开发区在这个时间点会成为县里的主要项目呢,
王卫东只是点了点头,随即就开始算计了起来。
现在的房价几乎是在三四千上下,老街那边的房价稍微贵点,但最贵也不可能过万。
这么一算的话,自己可以收购的房子最多也就十几栋。
想到这里,王卫东觉得还是太少。
因为王卫东清楚的知道,这个时代的拆迁,和后世的拆迁还有点不一样。
如果早就做准备,将西面这边原本是荒田的地皮买个几百上千亩的,光是靠卖地皮,自己就发达了。
想到这里,王卫东心下不禁一动,错过了发开区不要紧,他清楚的记得老街那边,明年将迎来拆迁,到时候第一批商品楼就要出现。
本来县级单位,是暂时不会有商品楼概念的,但也就是因为开发区的开发,带动了宁阜的经济,不少外地人进入,导致了宁阜这个江北小县城,也成为了一地皮商品楼试点了。
想到这里,王卫东不禁想着,如果现在自己在老街那边买十几栋房子
,等到明年一拆迁,自己岂不是马上身价就翻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