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四章 沙俄的再一场倾国之战
并非所有的近卫军士兵都出身贵族,但成为沙皇的近卫军本身就足以使他们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普通常规军。
相貌英俊,骄傲勇敢,打起仗来不计代价,或许这跟指挥官有关。这是近卫骑兵战士都具有的有点
二十六日,乌津斯克中俄两军打了一仗,二十七日,双方都没有开火,二十八日,红库特之战再度打响。
这两场仗打的都是莫名其妙,而且毫无价值。在黄诚看来,俄军真的没必要越过叶尔绍夫向前推进。他们的兵力本来就少,不占优,没必要再分兵。可是米赫尔松的指示下俄军就是这么做的,黄诚当然也就不能示弱了。伸出一次头来就敲回一棍子。
又有三个整编师和一个特战旅进入战场,但梁纲还是把他们全权交给黄诚负责。国家安稳了这么多年,一些人早就离开了自己原本的岗位,比如说第三师的南向阳。他现在就已经不再实际掌军,而是接手了北京的讲武堂工作,时间已经有三年了。
沙龙、舞会、美酒、贵妇才是他这个伯爵应该享受的生活,而不是成天跟爆炸声和死人打交道见面。
大量的步炮兵、哥萨克从帝国的西部开到东线,但是仅仅歇了一个冬季的帝**队似乎还没有从拿破仑的一次次打击下缓过劲来。他们在南北两个战区的表现都很不尽人意。
北战区巴格拉季昂公爵是一名优秀的步兵上将,虽然波多尔斯克军团在中国人优势力量的打击下压得抬不起头来,但是凭靠着乌拉尔山的有利地形他还是守住了防线。
可是在一马平川的乌拉尔河南战场,哥萨克骑兵首先在与中国人和哈萨克骑兵联军的较量中败下来。然后就是步兵。中国人把自己的军队三个师分成了三部,一路进攻阿斯特拉罕南,一路进攻察里津伏尔加格勒,原先的斯大林格勒,中,一路进攻萨拉托夫北。
十余万军队压得摩尔达维亚集团军和大部分的近卫军、禁卫军都喘不过起来。
一些师级军官梁纲每隔三年五载的也会调动一次,长年趴窝不动弹军队都有可能打上强烈的个人标记。成为‘某家军’或许不至于,但梁纲也是不想看到‘铁打的营盘,不动的官’。
不仅仅是军中,政事上也是如此。王邵谊去年盛夏就辞去了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被梁纲改任到了西琰浮洲总督。陈明堂也去了自己民政尚书的职位被改任去了吕宋总督。内阁中央一些要务部门来了一次大换血,这样的动作并非仅此一次,日后还有。
就像北宋时候殿上宰相进进出出东京城一样,干上一段时间就下去任任职,总比老待在北京城盘知错节、老树生根的好。
尼古拉耶维奇再一次见到了死人,叶尔绍夫镇上一车车的伤兵在不停地往后方拉运。他还知道米赫尔松如何说服库图佐夫同意他出兵红库特和乌津斯克的。
尼古拉耶维奇想到了自己父亲的老朋友近卫轻骑兵旅的指挥官——扬科维奇少将,多么俊朗英挺的一个人。在奥斯特利兹战役中他表现英勇,虽然战役失败可他还是在战后受到了沙皇的表扬和一枚荣耀的二级圣弗拉基米尔勋章。大军回到莫斯科之后,这位少将成了各个舞会上的风流人物。
可是现在这一场战争结束后,扬科维奇少将有可能会晋升为中将,但他一定会离开近卫轻骑兵旅指挥官这个耀眼的位置。因为沙皇不会容忍一个耳朵少了半边的人时常出现在自己眼前。
近卫骑兵跟近卫骑兵可是不一样的。拿破仑的近卫骑兵是以战斗力作为第一选拔点,沙皇的近卫骑兵却是以仪表为标准组建的一支“招牌部队”。两支近卫军的建军基础就有太重要的差异。
近卫轻骑兵旅和近卫胸甲骑兵旅与他们的那些“老近卫军、禁卫军”步兵兄弟相比,两支骑兵的组团时间普遍不长,但他们却骄傲无比。虽然没有足够的战场经验。
更远不能和对手——拿破仑的近卫骑兵相比。但他们就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