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鲵伯
这样又过了五年,就在所有村人几乎彻底把鲵娃淡忘了的时候,一件事发生了。
那一年山中大旱,颗粒无收,寅吃卯粮,两村人都为了明年的生计愁云惨雾。
说也奇怪,自从大鲵被捞回的头夜里,哇哇叫了几声后,鲵伯就再也没闹过夜症,从此也得了个小名:鲵娃。
鲵娃极其聪明,他六岁开始跟村里的先生识文断字,满十岁的时候,先生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他了,可见其聪慧。
村里大家都说这孩子可惜了,要是放在山外,这定是状元的料子。但现在,山里最大的官,不过就是个族长罢了。
就在所有村人都认定,不久的将来,鲵娃必然接任族长的时候,他却迷上了天神庙内洞壁上的石刻天书。
据说鲵娃是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迷上洞内石刻的,常常一进洞就是一整天。
跟大多数民间神话一样,老神侍虽然跟朝歌聊了许多有关天神的显圣事迹,但关于天神的真正来历,却也是模模糊糊,说不清楚。
又有不同的是,老神侍并没像很多讲神怪传说的人那样,一提到神仙来历,不是从天而降,就是横空出世。他肯定的说,望阴山这位天神是有来历的。
据说,很久以前,这石壁上就有天神留下的一部分石刻。虽然石刻内容有如天书般难懂,但里面记录了很多神秘的事情。
只是后来石刻被一位疯掉的神侍给毁掉了,随着年代的久远流逝,那被疯神侍毁掉的石刻天书究竟长什么样子,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在望阴、上军两村被封居山林的近千年岁月里,前后总共出过一百多位神侍。
开始家人还没太在意,可鲵娃这一迷就是五年,而且入洞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居然是带上乾粮,进洞一住就是几个月。
原本那个聪明俊秀的族长继承人鲵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破衣烂衫、眼神迷茫的半呆子。
鲵娃的父母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儿子就彻底毁了,只好狠着心把他锁在家中,可奇怪的是,无论锁的怎样严实,对鲵娃都如同虚设。
无论寒暑,每天太阳初升,阳光照在洞口的时候,那个眼神呆滞、破衣烂衫的鲵娃都会一刻不差的站在洞内,一眼不眨的盯着壁上石刻。彷佛在那难以理解的石刻之中,有什么非常吸引他的东西。
后来鲵娃的家里人也就死心了,任他去吧。除了隔三差五的往洞里送些干粮外,全当没养过这个儿子。村人们也都对此唏嘘不已,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就忽然傻了呢?
这百来人中,村人能记得名字的不多,除了年代近些的还能叫出几个名字来,其他绝大部分只能在族谱里查到了。
不过,这位传说中毁去石刻的疯神侍,倒是唯一的例外,他的名字叫:鲵伯。
鲵,是一种两栖鱼,夜晚可以发出婴儿般的哇哇叫声。
跟据村中传说,此鱼可以通灵,娃娃们的魂儿要是被山林里的树怪草妖勾走,它可以帮忙找回,所以村人们对其奉若神明,从不捕食。
据说,这位鲵伯五岁的时候,常发夜症惊梦,家里人觉得是山里的树怪草妖作乱,于是在山溪里捞回一条大鲵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