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邈若山河
既然野心蠢蠢欲动,对钟会而言,最大的障碍当然是时在成都的邓艾。刚好此刻司马昭对邓艾擅自承制拜官很不高兴,特意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道:“有事应当报请,不应独断专行。”
辛宪英也曾与侄子羊祜谈论说:“钟会做事大胆放肆,不是处于人臣的长久之道,恐怕他会有二心。”
也正是在这一年,司马昭病死,其长子司马炎继任晋王。虽然曹魏得帝位于汉氏孤儿寡母之手,但曹操也是靠真刀真枪才打下了江山。曹魏王朝仅存在了四十五年,便再度发生了权臣欺凌孤儿寡母。这一年年底,司马炎逼魏帝曹奂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晋朝。
钟会伐蜀前,司马昭夫人王元姬曾经说过:“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至此,经过司马懿三代人的努力,司马氏终于篡夺皇位成功。而这条路上,洒满了无数人的鲜血,这就是史书所称的“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姜维建议钟会杀掉被扣将领,钟会迟疑之时,消息走漏,魏军各营官兵蜂拥赶来营救本部将领。宫城内外一场激战后,钟会及数百部属被当场杀死,姜维被分尸,据说其胆大如鸡卵。魏官兵犹不解恨,赶去将蜀太子刘璿和姜维妻子一并诛杀。
而按照魏国律法,谋反者当族诛。早先钟会之兄钟毓曾告诉司马昭,称弟弟钟会有野心。司马昭当时并不相信,许诺将来若果真如此,不累及钟氏一门。当时钟毓已经病亡,司马昭遵守诺言,对钟毓子嗣网开一面。
当然,司马昭也明白阮籍醉酒是怎么回事,心里多少会有些疙瘩。钟会善于迎合司马氏,又喜欢不择手段地陷人于非罪,便多次主动和阮籍搭讪,问以时事,只等阮籍开口回答,就可以抓住把柄,罗织罪名。但阮籍每每醉得不省人事,根本就不能说话,钟会如此精于算计的人,都找不到任何口实。
邓艾出兵蜀汉前,曾梦见自己坐在山上,眺望着流水,于是向殄虏护军爱邵请教梦境的暗示。爱邵说:“按照《易》卦,山上有水叫蹇卦。蹇利西南,不利东北。您这次去,即使能取胜蜀汉,恐怕也难以返国。”后来果然一如所料。
然而,最大的考验还是来到了。景元四年(263年)冬,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开始篡夺帝位的重要一步——由傀儡皇帝曹奂下诏晋封位晋公,位相国,加九锡。按照惯例,司马昭须推辞谦让,再由公卿大臣集体“劝进”,由此可以表明是上合天意、下顺人心之举。阮籍时任步兵校尉,已经多年不担任负责起草重要文书的大将军从事郎中,却被指定拟写《劝进文》。这是司马昭很厉害的一招,逼迫阮籍就此表明立场。阮籍照旧喝酒装醉,想就此蒙混过关。次日使者到来,阮籍正醉得趴在桌子上睡觉。使者将他推醒,索要劝辞。这件事与提亲一事有本质的区别,阮籍深知其中利害,再假装醉酒不写,那么酒醒之时,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说不定还要祸及亲属族人。权衡之下,他最终屈服,当即取笔将劝辞写在了桌子上,一挥而就。使者另派人誊抄,无所改校,“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钟会被杀后,魏军失去控制,大肆在成都城中掠劫,直到装病的监军卫瓘出来主事,局势才逐渐安定下来。邓艾部将也追上了囚车,救出邓艾,准备迎还成都。但之前卫瓘曾与钟会一起诬陷邓艾,生怕留有后患,派人在途中偷袭,杀死邓艾父子。这桩冤狱就此石沉大海,邓艾在洛阳的家属也受到牵连,儿子被杀,妻子和孙子发配西域,“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直到泰始九年(273年),西晋朝廷才恢复邓艾的名节,并拔擢其孙邓郎为郎中。
西晋统一图
钟会抵达成都后,先派人将邓艾押往洛阳,他自己则紧锣密鼓地开始密谋反叛。监军卫瓘看出苗头不对,自称病重,卧床不起,钟会更加肆无忌惮。不料疑心极重的司马昭已经有所戒备,派中护军贾充率一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钟会仓促之下,扣押了魏军所有将领,并出示事先伪造的郭太后遗诏,称郭太后临死前留下诏书,要废黜司马昭,魏将一时不知所措。
于是,除了阮籍已死外,剩下的“竹林五贤”转身就由魏朝的旧臣变成了晋朝的新官。出仕的竹林名士们表现各不相同,有如阮籍遗落世事的,有如刘伶酣饮纵放的,有如阮咸仕不事事的,有如向秀潜心学问的,有如山涛安心做官的,也有如王戎一心捞财的。
邓艾居功自恃,上书为自己申辩,又提出要留兵蜀中,更加引发了司马昭的猜忌。钟会趁机向司马昭秘密告发邓艾有意谋反,又派人截获了邓艾送往洛阳的章表文书。钟会本是书法大家,后世梁武帝萧衍称赞其书“有十二意,意多奇妙”,又擅长模仿笔迹,曾以假书信招降全怿等东吴名将。这次他故技重施,模仿邓艾笔迹,伪造了另一封文书,言辞极为不恭。司马昭接到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钟会率领大军入成都,逮捕邓艾。钟会有意派监军卫瓘先进城捉拿邓艾,本打算让卫瓘部与邓艾部自相残杀后再收渔翁之利,但卫瓘老奸巨猾,用欺骗的手段逮捕了邓艾,又假装同情邓艾,遣散了闻讯赶来的邓艾部将。
刘伶天生爱喝酒,做官后喝得更加厉害。整日醉生梦死、狂放不羁,当然不会有什么政绩和作为。尤其刘伶在对策时,公然要求实施“无为”之策,这正是昔日何晏、夏侯玄等正始名士执政时改革政治的政策。结果可想而知,同僚都高升,只有刘伶被认为“无用”而罢官,他也由此成为“竹林七贤”中唯一一个最终没有做官却得以善终的名士。
《劝进表》一写,表明阮籍公开表态拥护司马氏,赞同其篡夺曹魏权位行为,这件事也成为阮籍一生中无法抹去的巨大污点,政治表态与思想感情的矛盾给他带来了难以排解的心灵的压抑与折磨。写《劝进表》后不到两个月,阮籍怏怏病死。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与钟会交好,钟会伐蜀也曾经向王戎问计。王戎说:“道家有这样的话,‘做而不居功’,建立功业不难,保住功业就难了。”等到钟会身败名裂,时人均佩服王戎见解非凡。
此时,距离嵇康被杀仅仅一年。所不同的是——嵇康是在抗争中激情毁灭,阮籍是在苟活中矛盾死去;嵇康虽然身首异处,但却走得坦荡从容,令人痛惜的同时更添仰慕,阮籍虽保全了身家性命,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给人深深的压抑,令人怅惘。至此,“竹林七贤”中最杰出、最璀璨的两个核心领袖人物率先陨落了。
其子羊琇在钟会军中当参军,羊琇素来佩服母亲见识,便向司马昭请辞,但司马昭不准。辛宪英遂道:“去吧,但要提高警觉。一个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要令父母为他忧虑。在军旅之间可以救你一命的,只有仁恕。”羊琇谨记母言,后因曾劝阻钟会谋反,得以全身而归,并封关内侯。
咸熙二年(265年),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出仕,再度出任之前的官职——建威参军。至此,“竹林七贤”除了嵇康被杀外,其余六人全部出仕,司马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