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到东京还能见面吗?”拓实试探着问道。
这篇报道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他甚至想致电报社询问川边玲二的家在哪里,然后悄悄前去查访。但仅仅是想想,并未付诸行动。
丽子稍一犹豫,随即嫣然一笑,在他给的名片背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
不会吧?从假死中苏醒的川边玲二自称为时生,与自己待了两个月?怎么会有这种事?拓实根本就不认识川边玲二。
“只能在晚上十点以前打。我老爸很烦人的。”
“是啊。”那姑娘将手搭在一只珠子编成的手袋上,那串佛珠估计就在里面,“真是太危险了。事故前我们正好有些小事,因此迟了一会儿进隧道。若再早一点……不过,想想那些遇难者,自己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当时要是直接过去,说不定遇难的就是我们了。所以……”
客车也同样驰入了足柄服务区。拓实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一直在关注那姑娘的动向。她要去哪儿?跟她搭讪,她会见怪吗?
“我懂你的意思。”拓实立刻回答。他觉得这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
她坐在拓实的斜前方。车开动后,她就开始看文库本。拓实一直在看她,发现她的脸要动,就赶紧将目光移开。
休息结束,回到客车上,拓实询问可否坐在她身边,她爽快地答应了。
拓实回想起当时和时生见面的情景。不正是两个月之前吗?与他分手的日子是本月十一日,也就是说,是在发现川边玲二的尸体之前。
“我在九点以前打。”拓实说着接过名片。
两个月前……
等待发车时,一个他曾经见过的女子上了车。他略一思索,就想出是在哪儿见过她了—隧道事故发生之前,在足柄服务区,事故后不久,在静冈车站也见过。那时,她梳着马尾,现在则披着长发,一身深灰色连衣裙。
她叫筱冢丽子,在池袋的一家书店工作,与父母一起住在日暮里,这次出门是去参加一个在神户的朋友的婚礼。拓实给了她一张名片。这是他擅自用印刷机创作的作品。
那起事故后约两个月,一天,拓实独自搭乘高速公路长途客车。他听说日本坂隧道的下行线终于开通了。此前东条淳子曾与他联系,说是有些须美子的遗物要交给他。他答应在隧道全面开通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就过去。
就在他们互相自我介绍时,不觉客车已经抵达名古屋。时间真是过得飞快。
事实上,他也觉得这一切肯定是偶然,是巧合而已。但同时,他更害怕推导出时生正是溺水者这样的结论。拓实希望他依然活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