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急着富起来吧。”
“就这样解释够了吗?”
“县委也提倡过要多施农家肥,多种绿肥。”
“为什么越提倡越少了?据调查,过去全县每年有几千亩绿肥,现在只剩下不到一百亩了。”李向南指了指广大河川稻田“最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人群寂静。
“还有呢?”
龙金生没有话了。他看着李向南,有些奇怪。
“谁还想过这个问题啊?”李向南目光环顾着众人。人们面面相觑。小胡在李向南的目光扫过时,抱着胳膊一动不动,脸上有种毫不在乎的敌意。
“这么重要的问题都没人注意过吗?”李向南声音透出不满来。
小胡脑子里突然闪动了一下,朦胧预感到事情要向意外的方向发展。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只顾当年和眼下两三年的增产效益,耗尽地力,不考虑长远的土壤改良,用个科学术语来说,这叫对土地掠夺式的经营。是不是?”李向南严肃地扫视着每一个人“这样重要的农业动态为什么没引起我们重视呢?它是由什么深刻的原因造成的呢?绝大多数同志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失职。”他语气很重地停顿了一下“只有一个同志例外。”
他的目光落在小胡身上,小胡兀立在那儿。
“那就是小胡同志。”李向南说“他在一个关于卧龙庄的调查报告中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很尖锐地指出,这是由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长期性、稳定性持怀疑的结果。大家可以想想,如果这块地三年以后就不归你种了,你还会考虑长远的土壤改良吗?不都要搞耗尽地力的掠夺式经营吗?这就是农民的心理,这就是问题的实质。”稍顷,他目光和蔼地瞧着小胡“小胡,你还愿意再谈谈吗?”
小胡没说话,脸上却露出一副根本不买账的神情。他敏感到李向南是转而想拉他了。收拾不动他,硬的不成来软的了。
“小胡还是谈谈吧?”李向南说道。
“绿肥不种了,全用化肥,有什么好处?”李向南依然把目光转向龙金生问道。
“眼下就能见效,当年增产。”
“坏处呢?”
“从长远说,对土质不好。特别是这河滩地,光用化肥,地越来越没肥力,土质也会恶化。”
“那农民为什么只顾眼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