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向南笑笑,转过头看着郑达理,郑达理没有看他,双手放在沙发扶手上,正用一种平淡的目光看着对面挡住客厅门口的四扇屏上的山水画。
郑达理会满意吗?
“寂寞的时候就很想了吧?伙计,这可没什么耻于承认的,人的天性。”
“你的回答很简洁,也很令人满意。”
“一个胸怀大志的改革者,有挫折时,不是悲壮慷慨,而是在漫不经心地溜达,谈女人,这写到小说里,可就不成体统了。”李向南说。
“更简单:从上高中到现在十几年来,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读书、实践、思考。”
“我并不是指调查组提到的事情。我是指在古陵。这方面的传闻,我这两天也多少听到了一些……”
“没影的事。”
“那是造谣。”
康乐着实地笑了一阵,问:“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还有一件事,向南,你是年轻人,可又是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务必要注意检点啊。”
当他们十点钟回到县委大院时,两个人都怔住了。黑暗中,县委书记办公室门前黑糊糊站着一群人。都是县委机关的干部,看样子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具体到你自己呢?”
“你们有事?”李向南说道,“进屋谈吧。”他掏出钥匙准备开门。
“很简单,用三句话回答吧。”李向南对詹姆士夫妇说道,“第一句,我们这代人都是理想主义者,始终在为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努力,在实践、在读书。这造就了我们富有想象力的品格。第二句,中国的十年动乱使我们广阔地看到了袒露的社会矛盾、社会结构,这造就了我们俯瞰历史的眼界和冷峻的现实主义。第三句,在一个几千年来就充满政治智慧的国家里,不断地实际干事情,自然就磨练出了政治才干。”
人群都看着他沉默着。
“没机遇。有过几次,都不成功。”
适当?
“你现在经常想女人吗?”
送走外国客人之后,郑达理一边和李向南慢慢往回走,一边轻轻地拍了拍李向南的胳膊,很温和地一句一句慢慢说道:“向南,我经过再三考虑,既为了古陵工作,也为了你本人好,决定给省委打个报告,把你的工作适当调动一下。”
“有时候想。忙的时候就基本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