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人们纷纷说着。
“把你们的计划谈谈。”李向南对朱泉山说。
“个人都不犯错误,结果是集体犯了大错误。”康乐笑着说。
朱泉山走到众人面前。
“这也是一种大锅饭,也要改革。以后也要搞点责任制。”李向南表示赞同地接过大家的话,停了一下说,“同志们,批不批这个合同,还有没有某个具体的原因呢?”人们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里闪着不同的目光。小胡感到神经一震,迅疾地瞥了一下站在人群最后面的朱泉山。“更明确点说,这个由朱泉山出谋划策搞出来的合同得不到批准,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背景呢?”
“有关贷款的具体事项你们下去谈。合同手续也下去盖章签办。”李向南把那摞报告递到康乐手里,对大家说:“同志们,这么一个利弊分明的事情为什么被我们拖延了整整两年时间呢?到底为什么批不了,大家坦率谈谈,总结一下原因。”
“养鱼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自然条件,技术问题,销售问题,我们古陵历来都很难过关啊。”李向南说着轻轻扫了龙金生一眼。
“我们是怕负责任,往上推。”矮胖的水利局马局长嗓门粗哑地承认道。
“是老朱给我们出的谋,划的策。”黄庄大队支部书记高大树在一旁答道。他可谓名如其人,个子高出旁人一头多,嗓门却不大,还有些喑哑,三四十岁的样子。他一边敞怀摊手地笑着,一边把一包“牡丹”烟开了盒,自自然然地散在了每个人手里。
“还有互相推。”又一个人说。
李向南在人群中搜寻着,招呼道:“老朱,你来。”
李向南询问的目光投向大家。
小胡冷冷地瞥了李向南一眼。
这下人们都明白了,垂下眼极力躲避着县委书记的目光。大坝上风势更大了,浪头拍岸的声音也一阵一阵更响了。十几米外的大轿车里司机饶有兴致地探着脑袋,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独特的“站谈会”。
李向南扫视了一下众人,目光落在两个人身上:“开诚布公吧,今天来黄庄水库,第一个目的是针对你们两个人的,就是拿你们两个人的思想开刀。”
朱泉山敦厚地笑了笑。
“县里是往下推。”
“这是你在暗里给大队出的主意吧?”李向南微微笑着问道。
“这种事情到底应该谁家决定,不清楚。局里请示上级,县里又推到局里,都怕承担责任。”
朱泉山依然很迟钝地笑了笑,好像很为难似的,然后开了口。不多的几句话,就有条有理把事情讲得分外清楚:黄庄公社黄庄大队从前年开始就准备和水库管理处签订合同,租用水面养鱼;养鱼收入三七开。七分归大队,三分归管理处。另外,大队负责把水库的渠道、涵洞、堤坝的全部维修无偿包下来,由管理处做技术指导。大队还负责在水库周围的山坡上植树造林,五年内全部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库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