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什么叫也是也不是啊?”
“即使没想过,现在也可以想想嘛。”顾荣注视着对方,“一个人总是分析清了周围环境,才抉择自己的态度的吧。”他说着仰身笑了笑,“我很愿意听你坦率谈谈,泉山。我也希望能跟你一起商议着形成一个明确的印象,过两天,好到地区、省里走走,汇报汇报这个印象。”
听见客厅里桂贞和来客说话的声音。
“我……”
“不行啰!”
“泉山,”顾荣慢慢弹了弹烟灰,眼睛在烟灰缸上停了一会儿,又慢慢抬起来,打量地看着朱泉山,“我是和你诚恳谈谈。你是有一二十年经验教训的人。对事情的起落、变化最看得清的,应该是头脑清醒的,眼光长远的。我是想让你帮我分析一下上上下下各方面的情况,从长远一点的时间——不是眼下这一两个月——半年呐,一年呐,两年呐,再长些时间呐,我和李向南谁更能在古陵站住脚啊?”
“叔叔,你不要这样悲观,你身体好,又有经验。”
顾荣依然一动不动地仰靠着。
“还有,泉山,你可能对李向南的根底、情况,也有了个判断;对我的根底、上上下下的情况也早清楚。”
“朱泉山。”
“顾书记,您……”
“是谁?”顾荣依然手搭在眼上恹恹地问道。
“顾书记……”
“像我这样的,就该是早点退出舞台的啰。”
“然后,咱们再来一块分析分析,合计合计,你朱泉山采取什么态度更合适一些、妥当一些,更能使你在古陵一点点取得上上下下干部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取得立足之地,慢慢发挥你的作用。你看好吗?”
“你们这一代人迟早要交班,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规律。可具体到每个人,总有早有晚吧。”
“顾书记,我没那样想过……”
“你现在感觉,我和他之间,谁更适应古陵实际,或者再说明白点,谁更能在古陵实际中站住脚啊?”
“你等等。”桂贞轻轻推门进来。
“我没这样想过。”
“顾书记要是身体不舒服,我改日再来吧。”来客低声道。
“你现在的行动,说明你已经有了判断——是李向南看着更有力量,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