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系硬,就几句话的事
赵波道:“口是心非啊,你真不想嫁,新闻社有很多年轻貌美的崇拜者,早就想取代你的位置。”
王桥、赵波、陈秀雅、杜建国等人在老味道土菜馆聚餐。
黄永贵知道王桥所言属实,只能空洞地劝道:“能进入省委办公厅固然是最佳选择,退而求其次,成为选调生与省委组织部挂上号也是不错的结果。选调生是戴了帽子下去的,在基层工作是镀金,迟早要回机关。”
王桥很有大哥风范地举起酒杯,道:“我有三个没有想到,第一个没有想到是胖墩创办的新闻社这么成功,如今顺利分配到山南日报,成为无冕之王,心想事成,值得祝贺。说实在话,胖墩当初搞新闻社时,我没有意识到新闻社能有如此局面,这证明陈秀雅眼光不错。”
“我生在乡村,又在旧乡教过书,我太熟悉乡镇现状,实在不想再回去。回到乡镇让我产生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如果当地不重视选调生,其实就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得从头做起,这与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有着巨大差距,而且通过自身努力都无法弥补。”王桥在黄永贵面前没有避讳,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陈秀雅脸上飞起一朵红云,幸福地看着胖得极有味道的男友。
楚小昭略显羞涩地问道:“师兄,你要去填表?”王桥道:“我准备走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路。”楚小昭道:“那有可能要分到镇里去。”王桥道:“按规则是这样。”楚小昭充满信心地说道:“凭着师兄的能力,很快就能回到省里来的。”王桥道:“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些事说不清楚。”
此时王桥克服了初听到此消息时的负面情绪,恢复一贯的冷静态度,道:“你不用安慰我,这点挫折还承受得起。关键是下一步如何走,是到企业还是走选调生这条路?”
王桥填完表格,四年大学生活便有了一个正式结果。如果没有省委办公厅的巨大饼子,这是一个不坏的结果,有了省委办公厅这个参照物,现在只能算是无奈的结局。
姐姐王晓得知王桥意外失去进入省委办公厅的机会,开车来到山大外面的土菜馆,准备安慰弟弟,顺便出主意。
签下“王桥”两个大字,王桥的命运便被注定了。
前一段时间,王桥恰好向往届师兄打听过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情况。按照山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规则,选调生需要到乡镇,分到乡镇以后的发展情况就看各人的运气。各个地区对选调生使用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地区将选调生的工作关系放在市级机关,再到乡镇工作,干满一到两年后直接调回关系所在地的市级机关。有的地区将选调生的工作关系完全放到乡镇,放到乡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乡镇挂职,甚至直接出任乡镇副职;另一种无职无位,全靠从乡镇一步一步往上打拼。
王桥继续道:“陈秀雅所在的山南师范大学也不错,距离山南日报社步行只用五分钟,同样是心想事成,我建议大家干一杯,祝贺胖墩和陈秀雅早点结婚,生个大胖小子。”
“按照往年规律,政府机关主要集中在前一段时间,到了七月以后主要是国有企业过来选人,你愿意到大型国企还是走选调生的道路?”
陈秀雅心里美滋滋的,嘴里不肯承认:“我可没说要嫁给他。”
“现在还有其他选择机会吗?”
他的去向已定,是巴州市政府办公室。巴州市政府办公室和省委办公厅比起来肯定大大不如,但是比起选调生下派到乡镇的处境就有优有劣了。喝着小酒,哼着小曲,在大学里被王桥压制得死死的秦真高终于有了翻身的快感。
回男生宿舍必经的香樟林里,楚小昭还在等着王桥。她手里拿了一个竹雕帆船,上面有“一帆风顺”四个金色的字。
山南大学在省委办公厅选拔中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当事人自然愤愤不平,但是多数毕业生第一反应是幸灾乐祸。秦真高听闻此信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然后到学校小餐厅里买了一瓶酒,炒了肉菜,独自庆祝。
6月30日,离校前夜。
王桥苦笑道:“前一阶段的面试我没有参加,现在没有退路了,十有八九要走选调生这条路。”